四川三农新闻网内江资中讯(通讯员 谢贤友)为让老百姓喝上安全卫生的放心水,近年来,资中县着力通过“三个强化”,确保了资中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水质保障责任。县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卫生局、环保局、监察局等单位为成员的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将水质保障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分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强化水源保护,保证源头水质安全。保证水源水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的关键和前提。在项目规划阶段,严格水源论证及方案比选,把好水源审批关。在水源保护上,县政府依法划定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并扩大保护范围,在保护区外划定了二级保护区。对资中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了界牌、界桩和保护警示牌,建立了水质月测月报制度,制定发布了《资中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逐步解除小(二)型及以上水库、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和缺水地区备用水源承包养殖关系。各水库、水厂每天对水源地进行认真地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污染,及时制止和处理,避免水源水质污染。
强化水质监测,建立三级监测体系。为加强水质检测,该县建立了三级水质监测体系。一级为各乡镇水厂全部建立了水质化验室,配置了常规指标水质检测设备,每日对出厂水进行余氯、PH值、浊度、色度等常规指标进行检测。二级为县水务局成立了水质监测站,不定期对各个水厂出厂水、末稍水水质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级为县卫生疾控中心每季度进行一次出厂水或末稍水抽样检测,并对检测化验结果及时通报,对水质不合格的供水单位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达标,确保了供水安全。同时,今年该县还对农村集中供水站的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安装了新的自动控制混凝剂加药和消毒处理系统,避免了管道锈蚀对水质造成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