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力推进“城镇上山” 返回首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力推进“城镇上山”

时间:2012-06-20 14:32来源: 作者:收藏

    3月中旬,北方还是春寒料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已是春光旖旎。大片农田绿意浓郁,农民三三两两地在田里浇水、施肥,衬着不远处白墙画壁、灰瓦飞檐的白族特色民居,像一张静谧的风景画。

    “城在山中,人在绿中。”在苍山脚下、洱海岸边这片美丽土地上,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代化建设与古老文明和谐共存,大理走出一条充满田园气息的发展之路。

    “洱海东岸”变了模样

    大理州大理市被狭长的洱海一分为二,洱海以西是云南省少有的黑土层,近13万亩坝区优质耕地庄稼繁茂,四季花开;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洱海东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土壤贫瘠,植被稀少。

    不过,昔日荒凉的海东如今也“绿”了起来,基础设施上山、重大项目上山、工业上山、住宅上山……“城镇上山”建设正在大理全面铺开。

    滇西技师学院是首个落户海东的重大建设项目,教学楼、体育馆、活动中心等十几座大楼已经投入使用。洁白的楼群绿树掩映,在周边的荒山群中显得格外醒目。海东开发区建设局局长李利彪告诉记者,学院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780亩,全部利用马尾山荒坡荒山而建。

    以前光秃秃的石房子山也变了样。洱海传奇、大理公馆等高档住宅项目随山势迤逦而行,远眺苍山、俯瞰洱海,无人问津的荒山如今房价高过了城区。

    而正在建设中的华彬科技生态农业园,前期先埋头种草。根系1~2米的深耕草系,可以有效抓住耕作层,改变喀斯特地貌土壤容易流失、风化、无法保水的特点。不久的将来,蓝莓、大马士革玫瑰等等一些高效作物将在这里生根开花。

    一些村庄也陆续开始上山。海东镇石头村有45户村民房子距离水泥厂过近,面临整体搬迁。在选址时,村民放弃山下平地自愿搬到山上去。村主任赵光智说,山下搬迁一方面占用耕地,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条件也跟不上,近几年连续大旱村民吃水都成了问题。而山上现在方便得很,路修好了,电线杆架上了,引水管也铺完了,以后搬上来就能喝上自来水了。

    大理机场、大理州行政中心、滇西水泥厂……一批大型建设项目在海东荒山荒坡上落地生根。已建成的大丽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大丽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全部经过海东山地。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大理州已开发利用山地、缓坡丘陵5万多亩。

    在石头村新址旁边,几棵桃树开满了粉色的花。有村民开着农用车“突突突”地经过,见了村主任,大声笑问新村什么时候建好。对现在的大理人来说,山已经不再是荒凉的代名词,“城在山中、人在绿中”的新山景将与“依水而建、城在水中”的传统水景一样,为大理的美丽再添浓艳一笔。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