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种粮效益低没人愿种地 谁来种地地怎么种? 返回首页

种粮效益低没人愿种地 谁来种地地怎么种?

时间:2012-06-20 14:32来源: 作者:收藏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尤其是以种粮为主的一些村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老人和妇女成了务农主体。与此同时,大多数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感兴趣,不愿意返乡务农。那么未来“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呢?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黄鸿翔委员:

    现在农村主要是“3899部队”种地

    前段时间,湖北省农业厅在该省应城市祝墩村、枣阳市鲍庄村、崇阳县吴城村、监利县龚岗村等地开展了逐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当地务农人员整体年龄较大,素质偏低,60岁以上的占25%,小学文化和文盲占55%。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现在农村主要是“3899部队”在种地,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务农收入不如务工高的问题不解决,这类情况就很难改变。事实上,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免除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八连快”。但是,由于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依旧选择了进城务工。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董常生代表:

    种地农民减少源于城乡差距

    我曾经在山西一个山区农村调研时发现,一半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的劳动力中又有一半是老人和孩子,他们中只有1人具有高中文化,其余更多的是小学以下文化。农民的基数在减少,原因有农业内部的,但是有相当部分是农业之外的,教育资源、就业报酬、发展机会不平等带来的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在减少。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及城镇化浪潮都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产生影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

    农业效益低自然没人种

    “谁来种地”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关系农业生产效益的问题。当前,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非农产业,自然没人愿意种地。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