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家9个人连田带土共十亩地,全都种上了柑桔,娃儿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人管理,一年也要产10万斤以上,卖上7、8万元一点没问题。种柑桔,真的是又好耍又来钱!”这是6月5日,雁江区碑记镇丹桂村八社68岁的罗代全老人向记者吐露的心声。在这里,柑桔连片成海,一幢幢小洋楼掩映其间,亮洁的水泥路进村入户,农民们通过合作社或经销商上门收购柑桔,一点不愁柑桔的销售。柑桔让这里的农民尝到了甜头,也鼓足了腰包。
雁江区碑记镇只是资阳市现代农业富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资阳这艘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航船,正从传统丘区农业大市“破茧而出”,激情满怀迈向现代农业强市。
世界瞩目资阳这方沃土,因为资阳现代农业承载着一个国家战略的期待,《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资阳农业的使命,建成“绿色食品加工配送基地”成为资阳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又一大机遇与挑战。
砥砺奋进、春种秋收,硕果累累,资阳还给了世界一个奇迹。近年来,资阳现代农业乘势而上,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正在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强势崛起一座现代农业的巍巍大厦。
□胡巧林 易选琴 特约记者 蔡征波
前言
安岳的柠檬,简阳的晚白桃,雁江区的蜜柑,临江寺的豆瓣、简阳的羊肉汤,一张张靓丽的现代农业名片风靡大江南北,“蛊惑”着男女老少的味蕾。这,就是“舌尖上的资阳”。
走进美丽沱江畔这片神奇的沃土,看到的是现代农业文明已在这里成燎原之势。55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遍布资阳大地,“千亿增收工程”正如火如荼,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奏响着资阳现代农业的“交响曲”——
在安岳,柠檬产量占到了全国的80%,“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的美誉发出了最强音,“魅力柠海”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又一胜地;
在雁江,20万亩蜜柑2011年产值达到了5亿元,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金字招牌”叫响世界;
在简阳,31万亩果林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8个亿,“晚白桃”誉满全国,“中国晚白桃之乡”的民间美誉和国家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形成了优美和声;
在乐至,蔬菜万亩示范区和蚕桑万亩示范区正迅猛推进……
“绿色资阳”的版图在急速蔓延,现代农业的航船正乘风破浪,走进“版图”寻找蔓延的“路径”,踏上“航船”揭开神秘的面纱,资阳现代农业的魅力来自于农业人的披荆斩棘、辛勤耕耘,来自于他们精心铸造的“三大动力引擎”。
“面对新的形势,资阳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入实施‘一区两带四基地’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经营产业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和劳动者智能化。”资阳市农业局局长邹克庆告诉记者说。
基地建设
推动资阳现代农业平地崛起
规模产生效益,规模才能形成竞争力。现代农业要做强,必须先做大,遵循着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潮起潮落中,资阳现代农业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的历史性转变。
“一县一业,一业一策,种养互动,区域发展”,资阳现代农业朝着规模化大步挺进,“小农经济”朝着农业产业化加速转变——
截至2011年,已建成优质粮食基地400万亩,油料(油菜、花生)产业的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147万亩和22万吨;依托安岳华通、安德利等龙头企业建成柠檬基地40万亩;依托四川天保等龙头企业建成晚白桃、密柑等特色水果基地33万亩;依托临江寺味业、乐至中天酿造等龙头企业建成绿色蔬菜基地55万亩。2009年安岳县获“全国柑桔20强县”、雁江区蜜柑产业获农业部“农产品区域品牌100强县”称号,安岳县和简阳市先后获得了四川省政府命名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称号。
规模化带来了产业集聚的“虹吸效应”,现代农业标准化、集约化、良种化和品牌化得到迅速推广——
到2011年,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6个100余万亩,居全省之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32个,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25家企业63个产品,有机食品认证1家。安岳柠檬、临江豆瓣、雁江蜜柑和简阳晚白桃等9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若男面业、临江寺味业、四海集团部分产品等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已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推进,资阳现代农业彻底结束了“小打小闹”的历史,新的奋进鼓点鼙鼓动地而来,在全省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大会战”中,资阳现代农业一路领先。
目前,2011年重点规划的雁江区晏家坝大棚蔬菜标准示范区、简阳市简三路万亩优质果蔬循环经济示范区、安岳县岳阳-城北-鸳大万亩柠檬示范区等17个万亩示范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