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大楼内,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接受了广州日报的专访。周一岳表示,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如果这方面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6月24日《广州日报》)
99.999%的安全率,实在是让人惊讶和羡慕,连周一岳局长都称——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99.999%的安全率,之所以让国人感到惊讶和羡慕,主要是因为内地的食品安全率与之反差太大。近年来,内地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
一边是香港超99%的安全率,一边是内地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这让人不得不质疑:难道食品安全也要搞“一国两制”?难道内地人就比香港人命贱?我们内地的食品安全率何时才能达到99%?
在我看来,香港的食品安全率之所以能高达99.999%,主要是缘于国家质检总局和广东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还有质检部门的严格把关。然而,当前内地缺的就是质检部门、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
近年来,内地问题食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央视广告上榜品牌、国家免检食品。纵观三鹿奶粉、双汇火腿肠、地沟油、毒豆芽、墨汁粉条、染色花椒等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质检、监督部门管理失职有关。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食品是怎样通过安检的?又是怎样走进各大商场超市的?在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究竟有着多少“幕后交易”?
还有一些监管部门对伪劣食品经营者往往是“以罚代管”,一罚了之,还有的管理者收取了不法经营者的“好处费”后睁只眼闭只眼。这些执法者执法不严、执法犯法无疑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气焰。当问题食品被媒体曝光后,一些监管部门又互相推诿、推脱责任。去年,媒体曾曝光大批的“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对此,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给出的解释却是,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
显然,当前内地食品安全率奇低与质检、监管部门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内地食品也能像香港那样,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质检,我想,内地食品安全率达99%也不会是梦。(张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