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林 记者 曾佐然
泸县得胜镇龙阴沟村由原大碉楼、陶坪、龙阴沟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是得胜镇最大的村。全村设立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2个,党员80人,流动党员22人。围绕“强党建,聚民力;夯基础,解民忧;壮产业、促民富”的主题,村党组织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近日,龙阴沟村党总支被推荐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群众事无小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阴沟村党组织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龙阴沟村14组村民杨中孝的丈夫患有癫痫,女儿蒋晓兰也患有癫痫和间歇性精神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些年来,为了帮助他们,村支部成员经常去杨中孝家中慰问,给他们送米、油等生活品,并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他们的困难,帮助蒋晓兰申请了医疗救助金和低保。
龙阴沟村11组、14组村民过去电压低,影响生产生活。村支部落实专人负责,短时间内就换装了新变电器,彻底解决了两个组200多户、1000多人用电难的问题。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组织60岁以上的老人座谈聚餐,陪老人们热热闹闹过节,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氛围。今年,百年不遇的干旱使得龙阴沟2组村民饮水缺乏,党员干部立即行动,组成义务送水队,挨家挨户帮群众送水,保障人畜饮水。
修起路好致富
龙阴沟村地处得胜镇北边一个小山沟里,地如其名,道路坡坡坎坎,群众到镇上买卖东西,要肩挑手提10多公里毛坯路,村里上学的孩子们更是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来回好几趟,下雨天走一趟就是一身泥。路难走,不仅影响乡亲们外出探亲访友,还影响了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严重制约龙阴沟的发展。村支部召开党员会,很快就形成共识,再苦再难也要为群众把路修好,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村党支部班子争取到村道公路改造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村民们自发筹集11万元建设款。2007年12月,承载着全村人致富梦想的泥结碎石路顺利竣工。
有了便捷的公路,不少村民都走上了产业致富的道路:长期在外种植花卉的6组村民杜作锦以前想都不敢想回乡发展,如今路修好了,他主动回村创业,承包84亩地并带动全村开展花卉种植;13组村民周登榜,养起了3000多只鸭子;11组的焦永富修起了养猪场,目前光存栏母猪就有20多头……今年,一批由县、镇、村联动的新村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投资30多万元修建村级活动中心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105户新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正在筹备,50户民居美化工程也在有条不絮推进,村支部将带领全村在2011年至2013年分期完成村内16公里路的水泥硬化,发展大棚蔬菜1000亩,发展血橙2000亩,建成生猪养殖小区300户,将龙阴沟村建成新农村生态观光特色新村。(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