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蒜的产量普遍比去年下降了30%左右,为炒高蒜价创造了环境。然而蒜价在走高一段时间后却戛然而止,成交量大幅下降,不仅是中牟、杞县,就连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地的大蒜也陷入滞销。
大蒜价格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一个月间,大蒜价格以迅猛的上涨势头一路高歌。在大蒜减产的背景下,当蒜农和蒜商对大蒜的前景抱有很高期望时,疯狂的蒜价却戛然而止。
6月中旬以来,中牟、杞县大蒜交易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有余。同时,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中国四大大蒜主产区都出现了滞销。
贵贱无常
谁也没有料到今年的大蒜会如此尴尬。
从5月份的每斤1.2元一路飙升到了6月14日的每斤4.5元,涨了三倍多。
这样的场面,让蒜农们着实高兴了一番,纷纷捂售。然而好景不长,这轮暴涨在维持了一个月之后,就出现了大翻盘。
中牟县大孟镇大蒜经纪人孙增平告诉记者:“以6月15日为分水岭,大蒜市场每况愈下,未来还有降价的可能。”
孙增平说,往年这个时候大蒜交易市场里买卖大蒜的人络绎不绝,而现在却一片冷清,来收蒜的商人寥寥无几,偶尔几笔交易,都是小批量的。
杞县阳固镇的一位蒜农告诉记者,由于大蒜滞销,几十亩的大蒜只好堆在自家院子里,上面盖着草垫子,以防大蒜暴晒生芽。
不仅是中牟、杞县的大蒜滞销,就连山东金乡、江苏邳州等地的大蒜也陷入停滞。
原本被所有人看好的市场,为何出现了逆转呢?
据了解,5月初鲜蒜刚上市时,大蒜每天的销售量的确很大。进入六月以后,持续上涨的大蒜价格逐渐超出了蒜商的心理价位,交易量开始逐日减少。
交易量下滑不仅害苦了蒜农,还让一些小蒜商急红了眼:在高价位上大量囤蒜,随着价格下跌已经赔得血本无归。
一位蒜农告诉记者,种蒜的所有成本加起来每斤大约3元左右,只有卖到4元,才能勉强赚一些钱,而现在的普遍价位是3.2元至3.7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