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河南村民缴纳养老保险16年后每月仅领2元 返回首页

河南村民缴纳养老保险16年后每月仅领2元

时间:2012-07-13 14:47来源: 作者:收藏

“老农保”尴尬:每月仅几元养老金

“老农保”尴尬:每月仅几元养老金

  马纪朝 王羚

  16年前,期望,最终却无奈发现,16年后,他们每个月仅能领取两元养老金。

  即使在当地,这钱不够买一份早餐。

  这份尴尬,勾起一段“老农保”历史,也引发如何科学设计社保体系,如何让社保资金保值增值,如何让农民放心缴纳养老保险金的讨论。

  “老农保”方案

  张高耘(化名)是其中缴纳者之一。几天前,这位来自邓州市湍河办事处槐树村的农民,拿到了邓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邓州市人保局”)发给的2011年度的养老金,总共不到30元钱。

  “按月发,(金额)太少,麻烦,我们自己也不好意思发。”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邓州市人保局一位负责人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但记者发现,张高耘的脸上,露出的却是失望。“10多年前,市里让交养老保险,说到了60岁,就可以凭证件按月领养老钱。当时我们心里可高兴了。”张高耘回忆说,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之前听得最多的是“养儿防老”,现在,政府要给他们养老,他们村80%的村民都积极响应,按县里的要求交了养老保险。

  邓州市人保局的官员告诉记者,张高耘口中的“养老保险”,俗称“老农保”,是当时的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一个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其重点保险对象,便是当时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农村人口。

  根据该方案,村民们在缴纳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后,便可在60周岁以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位于河南南阳的邓州市被选为“老农保”试点之一。由邓州市人保局提供的信息称,当地共有41800名村民参加了“老农保”,缴费金额从几十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本息共计1025万元。

  实际上,最后国内多数地市均被纳入“老农保”试点,包括河南、海南、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位于河南洛阳的新安县同样被列入该试点。

  据新安县民政局官员介绍,该县共有1.2万名村民参加了“老农保”,分别缴费100元到1万元不等。

<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