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五好党支部”带出一个“幸福村” 返回首页

“五好党支部”带出一个“幸福村”

时间:2013-01-20 18:15来源: 作者:收藏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位于太行山脚下,全村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1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7万元,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幸福村”之一,村民们在这里过着富足、幸福的生活。邻村人羡慕那里的幸福生活,却很少了解到幸福背后的秘密。村民们说,他们幸福的秘密就是因为有一个“五好党支部”。

  为了长久富裕,把班子建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白沙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是要想做到这些,必须有一个好的班子队伍,党支部一班人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把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驾驭集体经济全局、带领群众致富的首要工作。

  从2010年开始,按照上级安排布署,广泛深入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为主要思想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再次创业”活动,组织“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阅读学习了《闪光的足迹》等党的书刊,写出学习体会52篇,剖析材料47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小组会12次,民主生活会12次,党员大会14次,上党课6次。通过落实“一定三有”机制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步调统一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上来;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观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专题片30场次,外出参观182人次,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提高了自身素质;“两委”成员坚持每周一次“双沟通”活动,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发展;实行了“双包、双联“,即“两委”成员每人分包一个企业,包一个街道,联系两名党员,联系4个农户。党员除老弱病残外,每人包一个村民小组,联系2个农户。党员联系的118户农户中,全部评为十星级文明户。2011年白沙村被邯郸市委定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了解民意,把沟通机制建好

  自2000年以来,党支部始终坚持“一制三化”运行机制,并且不断创新深化。按照“四议两公开”机制,通过“六会”议事,做到“三务”公开,财务坚持“三审”,定期召开民主议政日报告会,充分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因为他们知道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证,创新和发展一个好的机制是抓好农村工作的关键。

  为了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主动掌握民意,了解动态,纠正偏差,改进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制定了党群恳谈会制度。今年系统整理了党务公开和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并制定了工作流程,公布了落实结果。

  为持续发展,把结构调整好

  由于白沙村的企业主要是资源开采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合,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旦国家强制性政策出台,支柱产业将面临关闭的可能,全村经济将迅速滑坡。为此党支部决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先后筹资建成了活性氧化钙厂、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养鸡场等国家政策扶持项目。

  尽管在党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班子队伍凝聚力增强了,但是能否抓好白沙经济、让农民增收才是真正考验这支班子的试金石。党支部克服个别人“抓经济思路不广,增加发展后劲力度太小”的现象,先后派专人三次赴山东沈泉庄、河南刘庄和江苏华西村等地学习经济发展和管理经验,通过学习那些全国先进村发展经验,回来结合白沙村情想套路下工夫。学到的这些新方法、新模式在集体经济谋划项目和管理企业上都少走了许多弯路,获得取长补短、事半功倍的成效,犹如为白沙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为解难题,把表率作用发挥好

  党支部发现个别党员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理不清思路,信心不足,没有举措。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被动或无所作为,极大地影响群众情绪,形不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发奋进取的良好氛围。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制定党员干部廉洁制度,在党员中开展“对标定位”、“夺旗争星”等激励活动,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村民。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党员干部工作制度就要求“两委”班子成员每天三上班,工作超过10个小时,全年工作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坚持做到“四个不”:不经商办企业,不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在“两委”和企业班子中安排自己子女任职,不参与村里各项建设项目招标承包。党员干部廉洁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向“两委”看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

  在每年民主评选的先进个人中,党员总能占二分之一以上。村民评先的十星级文明户,党员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为群众树立了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为促和谐,集体财富惠及村民

  集体收入增加了,怎么惠及百姓?党支部一班人以构建和谐白沙为目标、以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得实惠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全体村民多年来享受着“九项福利、七项补贴”;从2003开始用了7年时间,投资3.2亿元完成全村平改楼,全部搬进了新民居;配套建成了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工程,容纳2000人的高规格文化活动中心,各类超市专门店和现代化卫生室。

  新村建成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怎么满足?党支部牵头组建了一支白沙艺术团,表演地点设立在文化活动中心和广场,并购置了各种文化活动需要的服饰、乐器、音响等硬件设备,组织开展各类节日庆祝、自我娱乐等各种活动,极大弘扬了社会主义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更快地解决村民矛盾,促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今年党支部牵头制定了《村规民约》等多项体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让村民之间的内部矛盾能够内部消化。 (梅子 魏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