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人类的灾难四川汶川大地震,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悄然降落在中国的四川汶川,这场地震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突来的灾难让这里的群众来不及任何的预防,有些还明明就是在工作状态便已阴阳两隔。据参与救援的中国红十字会等爱心人士反应,在抗震救援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遇难群众,走时她们的双眼还是睁着的,让我们感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通过这场灾难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爱心人士,他在得知四川汶川地震的2个小时后便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千里救援队奔赴灾区,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中,他背出208名遇难者的遗体,并亲手救出3名幸存的孩子。这些在当时几乎不为人所知的义举,与他向灾区捐献的7850万元比起来,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就是经常做善事,被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好人陈光标同志。四川汶川地震后,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四川汶川,人们在媒体上,在广播上都积极搜索来自汶川的消息,当我们听到陈光标已奔赴灾区深受鼓舞。大家谈论着他又救起了几个人?又向灾区捐了多少款?大家的心情无不深受感动,在灾难中陈光标成为了我们一个救死扶伤的标志,他到哪里就是群众的希望,在救灾中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救助学生的那一幕幕,其中面对一名被压在砖墙下的女学生那微弱的求救声,他用尽全身力气硬是把她从地板和砖墙下扒了出来,把她救起放到一棵大树下。当他去救另外的学生时,仅几分钟时间,当他再回来看这名女学生,她已经闭上了双眼,看到了陈光标的眼泪,我们也为之动容,他是在凭着良心作善事呀!这场灾情洗礼了我们的良知,赶走了我们的狭隘,一位民营企业家对灾区如同故乡,对灾民如同亲人,生动诠释了这种民族大义的精神,诠释了作为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对***的无限忠诚。在这场灾难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民营企业界的捐款和现场救灾,这支力量经受住了考验,民营企业界是好样的!国家只因为有了你们才会变的如此富强、美丽,灾区的父老乡亲们感谢您,国家感谢您!陈光标这面旗帜将永远飘扬在灾区的蓝天上,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通过汶川地震我们了解了陈光标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南方汉子的所做所为,同时也得知了这位民营企业家背后艰难的成长历程。
陈光标1968年7月生于江苏宿迁市泗洪县的天岗湖乡,祖籍安徽五河县,中国企业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致公党党员,现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从1998年(30岁)开始慈善事业,截至2012年12月累计捐献款物约17亿元人民币。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出钱出力救灾,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2010年9月陈光标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约50余亿人民币)。
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5个孩子,在陈光标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想法,陈光标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那时,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童年的陈光标背负着生活的苦难,同时也背负着对未来的希望。
十三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个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在致富路上尝到了甜头,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陈光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
陈光标于2003年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变废为宝。多年来,陈光标领导江苏黄埔公司诚信做企业,守法经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并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成为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排头兵,至今已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7亿元,位居中国慈善家前列。陈光标还积极推动慈善理念的传播,提出“投身慈善乐在其中”,“慈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等慈善观念,高调做慈善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大力弘扬,能带动更多的和他一样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加入到行善的队伍中来,带动全天下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善意。
陈光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7年,陈光标用他人生中“第一桶金”,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首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大学毕业后,陈光标开过拉面馆,摆过地摊,但一直都不成功。没有混出名堂的他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回老家,生怕被别人看不起。
一次,陈光标来到药店闲逛,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袖珍式的仪器在反复询问,他立即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
陈光标灵机一动,他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决定了就要干。第二天,陈光标手里拿着随身仅有的3000元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提供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这个后来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就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一番创新之后,立即身价倍增,从原来100多元的样机改装后卖到了8000多元。
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当时,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2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一万多元。不久,陈光标租了房子,开始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并在旁边的安徽做电视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仅邻县五河一县就卖了一百多台。随着产品销路逐渐打开,每天有两三百个人排队等着看病。瞅准商机的陈光标立即申请了专利,将仪器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电子疾病探测仪”。
1997年以后,陈光标的事业开始渐入佳境。第二年,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发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
“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还因此颁发给陈光标特殊津贴。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当时南京为迎接世界华商大会,江苏展览馆旧馆需要拆除,南京市领导找到陈光标,问他愿不愿意接手,陈光标表示愿意试试。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富矿,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研磨成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以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型,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在为自己带来倍增效益的同时,陈光标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他认为,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而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回报社会。
陈光标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已涉及新型材料制造生产、再生资源利用、房地产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电厂配套设施生产、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研发等诸多产业,并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立志成为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2005年黄埔投资集团荣获“中国诚信 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集团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29亿元。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温家宝总理称赞他是“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并向他表示致敬。2009年,陈光标又捐资1亿多元在南京建设成立了“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免费向公众提供服务。
因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陈光标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2008年12月更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并被共青团中央、致公党中央、江苏省委、省政府、中央统战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授予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抗震救灾英雄志愿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国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国红十字勋章、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人物、支持红十字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十大慈善家,福布斯亚洲慈善英雄、最具爱心捐赠人士、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先锋人物、中国诚信企业家、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成就奖、中国热心公益杰出人物、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等荣誉称号;2009年1月,陈光标又荣获“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和“CCTV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4月,被推选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
2010年8月13日上午,“中国首善”陈光标再行善举,由他捐赠的一千万现金及5千台电脑将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公益中国爱心联盟送达遭受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以及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等省区。13日上午,在陈光标创办的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中华慈善总副会长邓铜山代表慈善机购从陈光标手中接过了一千万现金支票。陈光标表示,此次捐赠的重点是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一千万现金及5千台电脑将用于甘肃舟曲地区的抗灾救援及支持新疆、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山西等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此次合计2600万的款物捐出,“中国首善”陈光标向社会捐赠款物累计已达13.39亿元,直接受益困难群众超过60万人。
2009年1月20日,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奥斯卡”的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最终名单,中国首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日前刚刚荣获“中国慈善奖特别贡献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再次盛誉加身,荣获2008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首榜大奖,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年度经济人物之一。
陈光标获奖后,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他的慈善理念。20日晚颁奖晚会才结束,21日早上,陈光标就带着他还在生病的夫人和孩子,联合60多位企业家前往地震灾区给灾民发红包,捐赠与筹集的现金总额约3000万元,另外还有大米、猪肉、食用油、羽绒服、毛衣等物资,价值3000多万元。
因此,陈光标先生当选2008CCTV中经济年度人物,既说明社会对企业家责任意识的尊重与褒扬,也彰显出中国经济成长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求索”。2010年春节,陈光标先生在CCTV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被作为中国2009年道德标兵而特约出席。
少年时期的陈光标极度贫困的经历和父母的谆谆教诲,使成功以后的陈光标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做好慈善事业。早在1996年创业之初,陈光标就开始投身于慈善捐助活动之中。那年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收入不到20万元,就拿出3万元资助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2002年以来,陈光标领导下的江苏黄埔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用于消防公益宣传。2003年“非典”期间,陈光标又向安 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非”事业。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陈光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海啸灾区捐出了300万元。截止,陈光标捐助面涉及20多个省,受益人口达到12万人,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亿元,2006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十大慈善家。
在企业家群中,陈光标有着很强的号召力。2011年11月4日,辽宁阜新在合肥开招商会,阜新市市长潘利国请陈光标 组织50名企业家参会,结果陈光标组织了近200名知名企业家到会,潘利国大为感动,当即授予他阜新市政府高级顾问证书。陈光标的荣誉证书垒叠起来超过他的身高,是71个市、县荣誉市民,36个市县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并被评为“诚信企业家”、“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等 荣誉称号。
随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国访问前,他再三叮嘱公司职员,一定要把三千万的慈善捐款计划落实好。
近年来随着频繁的捐款和做慈善,陈光标也成了争议的对象,一度也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上,面对这些陈光标在公开场所表态“人与人的思想有差异,不要考虑那么多,这么多年我真金白银的做慈善,我难道还有错?我没有错,慈善是自愿、自觉的行为,我做慈善没有任何目的,一直遵守捐资的地方不经营,经营的地方不捐资这个原则。”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们深感欣慰,有些人说他为了成名,有些人说他是为了自己的企业,还有的媒体公开登报对他做慈善表示了众多的质疑,更不可理喻的是还让他面对媒体对所捐款物进行对证等等,我们深知一个慈善人当的不容易,自己一方面高调做慈善,一方面还背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中年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有些媒体的恶意攻击,我们感到非常气愤,你不是凭着良心在支持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而是在那里对人家做善事指手划脚,你让人家说出到底捐了多少款,还得让人家当着媒体的面向大众对证捐款的数额,捐的款还是物,还让人家证明钱是否已打到指定的帐户上,我想问问这些人:“你捐过多少钱?”在国家灾难中,你又做了什么事?你不但不主张正义,而在那里对于救人救命、伸张正义的人士进行恶意人身攻击,进行恶意百般挑衅,我想问问你要干什么?你要做什么?有本事你也捐1个亿、2个亿的!实在不行捐300万、200万也行。如果你做不到就靠边站,别在那里人家做善事你当小人!如果你对我说的话有意见,你拍拍良心,在国家一次次自然灾害中,你捐过500块钱吗?我们这些人也想到你处查查,你捐了多少钱。在地震中,你搬了几块砖?在抗洪中你挖了几锹泥?搬过几个沙袋?
对于陈光标的善行,我们还将继续给予关注,望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互帮互助”的民族优良传统象一股股暖暖的洪流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扬光大。让人们处在一个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相包容、互相进步的和谐民族大家庭中,预祝我们的国家永远富强,人们安康。祝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