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市民添乐,休闲农业发展前景看好。记者在武汉采访发现,休闲农业面临着“一喜四难”:喜的是,发展渐成气候、成风尚,但也面临着缺信任、缺培训、缺特色、缺资金等难题。如何破解发展瓶颈,改善经营管理,是下一步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绕不开的坎。
“五一”三天假期,去哪玩最合适?眼下,武汉最当红的是“赏花游”和采摘农家乐。踏青、赏花、采摘水果、蔬菜,抓土鸡……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城里人乐此不疲。2012年武汉全市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17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9.7亿元。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武汉市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渠道。
发展休闲农业,草莓每亩多挣五千元
“一斤八块,二斤八两,给20块钱吧。”武汉市蔡甸区大好河山无公害草莓采摘基地,种植户王彬又迎来了一拨30人的团队游客。
以前没做休闲农业的时候,王彬自己把草莓摘下来,再运到市场上去卖。“现在一亩地能多挣5000块钱,而且轻省多了。”
前来采摘的大部分是来九真山参加“一日游”的游客。王彬和九真山景区的合作带来了双赢:景区“一日游”深度增加了,王彬的草莓不愁销路了。
在武汉,东西湖的垂钓园、蔡甸的金龙水寨、黄陂的胜天农庄、青山的张公山寨等一大批特色农庄、农业园,大打休闲农业牌,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的消费需求。
“在这里,你可以戴上草帽、卷起裤脚,到田间采摘一把新鲜蔬菜;可以认养一份属于自己的菜地,尽享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垂钓汉江、堤边放牧,尽情体会垂柳拂风、鸡犬相闻的乡间风情。”这段充满田园风情的广告,吸引了很多城里人前来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休闲旅游。村里现在有70多家“农家乐”,除了采摘,还有烧烤野炊、农事体验、垂钓等休闲活动。今年武汉大力发展“赏花游”,石榴红村的“桃花游”被列入了市农业局推荐的12条“赏花游精品线路”,石榴红村更“红了”:清明小长假,小小一个村,日接待游客就超过2000人次。
武汉市农业局相关人士表示,武汉已初步建立起了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农业,其中重点景区(点)是龙头,农业旅游点、农家乐、休闲农庄(山庄)是基础,乡村休闲游专业村是特色。今年前四个月全市乡村休闲游游客达698万余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85万人次,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增长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