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时间:2013-05-13 13:07
来源: 作者:收藏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开展的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重点的“两区同建”工作,实现了“就地城镇化”,有力推动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全国特别是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
本报记者 杨志华 通讯员 宋延涛
今年清明节,回家乡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田庄乡东张村祭祖的中国农大副校长王涛遇到件“为难事”,村支书张和宽缠着他找县乡领导争取把东张村纳入“两区同建”规划,该乡党委书记杨秀英却犯了难,四五个村的支书都找她,使她这个“巧妇”着实感到了难为“无米之炊”的滋味儿。
为难的不仅仅是王涛、杨秀英们,德州13个县市区上上下下都削尖了脑袋、使出浑身解数往“两区同建”规划里挤,有的直接找到书记市长那里,令具体统筹这项工作的德州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陈秀河既高兴又发愁。
搞了四年多的“两区同建”,何以受到如此热捧?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一语道破天机:“德州市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建设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以‘两区同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创造了‘两区同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新鲜经验,显著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面对省领导的表扬,从2008年担任德州市市长两年多就开始谋划此事,到现在担任市委书记后更力推“两区同建”的吴翠云倍感欣慰。她掐指一算: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378个,15万农户住进了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已配套建设产业园区876个,30万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农民来自各类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感慨地说:“四年多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开展‘两区同建’,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德州的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一路走来,我们的作法没成想与十八大精神相吻合,这并不是我们有先见之明,而是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回应了农民群众的期盼。”
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是人口的聚集,居住规模的扩大。为此,德州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组织进行了稳步有序的村庄整合
德州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村人口403万,占全市的70%。多年来,村多、村小的现状制约了德州农村的发展。从全国看,人口排名前三位的河南、山东和四川,人口数量相当,但是山东的行政村数量比河南、四川多出近一倍。从全省看,德州市农村人口占全省的6.4%;行政村8319个,却占全省的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人口最少的村仅有29人。
“行政村数量多、规模小带来的突出问题是‘三高三难’。”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算了一笔账,三高:一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按每村年均5000元计算,仅全市财政承担的村级工资费用就达4000多万元。如果减掉一半的村庄,每年可节约财政支出约2000万元。二是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目前,全市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比国家规定多出107平方米。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以村级党员远程教育建设为例,德州市和泰安市人口总数相差不大,村庄数却多一倍,为此全市多投入近5000万元,多出近一倍。三难:一是公共服务推进难。村庄多、规模小,没有一定人口规模,市场化服务项目难以生存。国家政策性投入也像撒芝麻盐,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村级班子管理水平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由于村庄规模小,村干部人选少,很难选出优秀的带头人。三是民主管理难。由于村庄规模小,大家族在村中的人口比例多,家族宗派治村的痼疾难以割除。
为了解决“三高三难”问题,以便更好地聚集人口规模,形成城镇效应,从2008年底开始,德州市首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村村庄合并,合并后的几个村称为一个社区。
虽然村庄合并好处很多,但是困难也很大。时任德州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现任民政局局长的李淑华回忆当时的情景:合并了村庄,村名按谁的叫,村支书谁当,村委会驻地设在哪里,村集体原有资产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看准的事只要老百姓得益,再难也要办。德州市通过深入调研、周密布局、广泛发动、先易后难、情理相加等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到2009年底,全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行政社区(村)。村庄减少60%,行政村平均人口由原来的547人增加到1353人。
村数减下来,多出来的村干部怎么办?接下来就是合并班子,并且要合得合法。2009年下半年,按照“凡合必选”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公开竞选,由社区党员选举产生社区党支部,社区村民选举产生社区村民委员会。县乡政府严把选举登记关、候选人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大会组织关。候选人同台竞选、公开演说,群众秘密写票,投票、唱票、计票全程公开。
经过选举后,全市村干部由原来的30047人减少到17955人,减少40.2%。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5岁,比合并前下降4.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5%,提高19.5%;社区村委会主任中有企业或项目的能人占到54%。曾经参与此项工作的德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玉刚介绍,各级党组织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乱村”、“弱村”等三类村班子问题,通过合村子、选班子一举得到解决,农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