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打捆,跨区作业有赚头
6月3日下午,笔者驱车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李楼乡太平村。
走近麦田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台搂草机张开双臂,把抛撒在田里的麦草收拢,成为一条线。两台90马力的拖拉机带着打捆机沿着搂草机留下的麦草走过,把麦草全部吞了进去,不到两分钟,一个约一米多高,近500斤重的麦草圆捆便从打捆机里吐了出来。田里没有多少人,田地的主人是个50多岁的老汉,他告诉我们,这个乡是蚌埠近郊,今年秸秆禁烧,村干部从外地请来了打捆机,把麦草一捆一捆打起来。听说这两天就运走。他说,他家不要麦草,谁打捆,谁运走,两不欠。机主把麦草运走,农民把地腾出来种夏粮,两全其美,都划算。他说,秸秆要是自己回收,麻烦就大了。收集难、运输难、存放难。你真是把草收集起来,那可是把青菜盘成了肉价钱。
机主给我们讲起了他购买和经营打捆机的事。机主叫陆杰,平时做农机生意。当他看到打捆机的使用效果后,当机立断,去年6月11号买了两台打捆机,当时就投入麦草打捆,效益相当可观。到了8月份,他联系几个农户,又合资购买了两台,到河北省收牧草。陆杰说,这种打捆机两分钟就能打一捆,一台机子一天可以打500多捆。他说,收麦草一年也就是用20天左右,好在这种机子什么秸秆都能打捆,棉花、玉米、水稻、油菜,农作物的秸秆都可以打。去年他们从蚌埠往北,干到山东省,又从山东省干到河北省,实行跨区作业,一年干了近5个月,捆打好后,农民要是愿意把秸秆留下,一捆40元,如果不要秸秆,他们就把草捆运走卖掉。他说,现在建了不少生物质发电厂,秸秆可以卖给他们,每吨300元左右,只要每吨把运费控制在100元以内,还是大有赚头的。农机手都是他雇来的,按计件给工资,打一捆两块钱,按电脑显示的数据结算。陆杰说,从机子买来到现在,已经挣了100多万元。
吃罢晚饭,我与几名农机手聊天。为首的叫郭新。郭新说,购买机子他参了股,除了干活挣钱还分红。挣了钱不说,还学到了技术,摸索到了经验。现在经营打捆机,开展跨区作业,就像当年购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一样。他说等秋后积累了钱,自己买一台干,肯定能挣到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