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央行就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答问 返回首页

央行就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答问

时间:2013-07-20 15:08来源: 作者:收藏
 央行就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答问 存款利率管制不变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唐述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回答了记者提问。

  这位负责人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主要是为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央行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答问全文如下:

  问:此次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199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稳步推进。目前,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2012年6月和7月,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总体看,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从调控能力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全面评估各项基础条件成熟程度并注重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