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我国经济如何度过“换挡”期 返回首页

我国经济如何度过“换挡”期

时间:2013-08-06 14:17来源: 作者:收藏
      从2007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由当年14.2%逐步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7.5%。站在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增速仍是最高的,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换挡’阶段,期间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说明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走不下去了,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在8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关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前景的吹风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共同作出上述判断。

  两位经济学家同时表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需要清醒地研判和有效地把握,方能缓解经济“换挡”带来的压力。

  有效需求哪里来

  要充分挖掘内需的潜力,使中国经济实现新的平衡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的。”王一鸣表示,上半年7.6%的经济增速中,最终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投资拉动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只拉动了0.1个百分点。

  外需疲软既有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因素,同时也是中国潜在增长水平下降的客观反映。今年6月份,中国进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外需不振让内需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要充分挖掘内需的潜力,使中国经济实现新的平衡,同时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住宅等投资,释放有效需求,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王一鸣表示,有效需求首先来自于挖掘城镇化的潜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制定发布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通过对包括户籍、土地、财税在内的制度改革,以及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将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并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解读了会议精神之后,王一鸣表示,“这是引导有效需求的关键之举。”

  在王一鸣看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能正在释放,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和市政设施的投资空间仍然较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行、教育、旅游和信息服务加快成长,这些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个方面是增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形成有效需求,先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把着力点进一步放在中低收入阶层提高收入上。”王一鸣说,不能不切实际地制定收入增长目标,但可以试探建立一个工资稳定增长的机制,使得工资增长或者说职工薪酬增长跟劳动生产力增长同步,这是使消费能够成为经济稳定增长力量的一个重要制度条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