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强村之路怎么走——来自浙江省兰溪市的调查 返回首页

强村之路怎么走——来自浙江省兰溪市的调查

时间:2013-09-02 11:56来源: 作者:收藏
  没有集体经济的积累,“美丽乡村”只能“画饼充饥”。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大多“两手空空”,而且一筹莫展。最近,记者在浙江兰溪采访,发现该市正在大力推进“强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兰溪地处浙中,但并非经济发达县市,财政收入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村级集体经济更是捉襟见肘,646个行政村中,经营年收入万元以下的286个,其中有18个“空壳村”。

    “强村”之路必须走,但怎么走?兰溪的做法是,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进行强化,由组织部具体牵头协调,从方法思路、扶持政策、考核机制、人才培养等各个相关要件着手,构建系统的解决方案。

    八仙过海谋发展

    兰溪农村自然禀赋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只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能做到各个击破。兰溪概括归纳成“富村六法”,即资源型、物业型、资本型、服务型、产业型、综合型6种发展模式,并配以当地成功案例,编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印发给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参考。

    朱山村交通便利,离城也只有十多公里。村里盛产黑炭杨梅,不仅品种好,而且成熟早,但多年来就是富不起来。2010年,村里决定从杨梅破题,搞采摘游。

    兰溪杨梅有“五十里长廊”之称,朱山村是坐落在长廊的第一村。村里修了游步道,建起停车场,还在路边树起了“杨梅第一村”的牌子。结果城里人纷至沓来,当年就有10万之众,老百姓户均收入达到两万元。

    尝到甜头后,村里一鼓作气翻建了通村公路,整修了小水库,杨梅采摘游进入了良性循环。如今,朱山村的杨梅采摘游远近闻名。每年开采季节,农家乐生意火爆,客人常常到一点钟还吃不上中午饭。

    村支书姚锦明原来见了领导话也不敢讲,现在一天到晚电话不断,喉咙梆梆响。他摸到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那就是包装项目,争取国家的各种政策支持。2012年,朱山村的项目资助是8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大关。

    村里有20来亩荒地,原来弃如敝屣。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后,村里组织党员义务劳动,种上了杨梅。前不久,以77万元的高价投标租给别人经营,村里挣了一大笔钱。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