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项改革激发发展新动力
时间:2013-09-16 16:48
来源: 作者:收藏
本报记者 邓俐 通讯员 徐杨
今夏的连晴高温,让重庆市荣昌县安富街道斑竹村赵羽种植的1010亩高粱干死了100多亩。8月份,赵羽从保险公司领到了每亩300元、总计3万多元的赔付。赵羽说,政府对保费补贴后,自己出的保费仅为每亩9元钱。“这个保险买得太值了!”
赵羽是荣昌县建立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新机制的直接受益者。而这只是该县推进农业改革的个案之一。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我们就是要以‘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努力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融资难、风险大、产销不畅4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探索解决谁来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的钱怎么来、如何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农产品怎么卖四个问题。”荣昌县委书记谢金峰说。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发展农业问题
“今年,县里出台政策扶持发展家庭养殖农场,不仅建猪舍能得到政府的补助,供种、防疫、养殖标准等都由公司来做,我们只须负责日常管理,把猪养大养肥,公司就保证以每头最低150元的收益保护价回收肥猪。”8月下旬,回乡收割稻谷的古昌镇新民村村民夏兵听家里人说起了这件事情,立即到镇政府打听了个仔细。原来,今年荣昌县推行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多点分段饲养方式发展生猪养殖:选育与仔猪生产技术要求较高阶段由专业公司负责,商品育肥阶段则交由职业农民负责,公司提供社会化技术服务,以保护价回收育肥猪。
夏兵掰起指头算起账来,按公司收购协议,家庭养殖场至少得有300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年出栏量达600头,按照最低收益保护价,至少有9万元入账,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他决定不再出去打工,立即申办一个家庭农场。
“新型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路径。”县农委主任曾德超介绍,荣昌县改革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主,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由龙头企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养殖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并以此解决谁来发展农业的问题。
为此,荣昌县配套出台了“十百千万”工程政策:重点培育壮大10个农业产业化核心龙头企业、100个核心农民合作社、发展1000个新型职业农民,带动1万户以上农民大幅增收。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在享受国家普惠政策外,还享受县内的土地租金、良种、产品销售、融资、农业保险等特惠补贴政策。
在政策的激励下,目前全县适度规模经营种养大户达到5万余户;农民合作组织达279家,农民参合率41%;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土地规模经营度41%。组建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25个,社会化服务面积50余万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