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中原粮仓”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返回首页

“中原粮仓”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时间:2013-09-19 16:10来源: 作者:收藏

  “中原粮仓”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河南省邓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探析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

  在县级农业大市——河南省邓州市,捷报不断传来:投资5.5亿元年加工50万吨植物油料蛋白的阳光油脂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0亿元的申港纺纱织布项目竣工在即……同时,投资1.8亿元年产实木地板50万平方米项目,投资2.2亿元年加工1800万件运动类服装项目等5个与农林牧相关

  — 的项目也已开工建设。而这些项目,只是当地500多个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后起之秀”。邓州地处豫西南,拥有244万亩耕地、70万亩林地,年

  产畜禽1700万头(只),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国优质棉基地,先后8次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历史上亦有“一年四季不断青”的美誉。农业生产既是邓州的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

  “邓州没有矿产资源优势,没有旅游资源优势,但我们有农业资源优势,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姚龙其说,“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对县级农业大市邓州来说,只有立足自身优势,瞄准支柱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才是明智之举。”

  正因如此,在“十二五”规划中,邓州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和原料来源,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如今,在邓州,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油料加工产业集群、林板纸加工产业集群5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五龙腾飞”的局面。

  邓州的纺织服装产业,覆盖了市区以及穰东、都司、孟楼、构林等7个乡镇,形成了以永泰棉纺、雪阳集团、裕祥纺织、河南华纺、圣美源纺织等5家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总产能为70万锭纺纱和年产5000万米坯布、1500万件针织服装,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建立了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鞋帽加工及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以颐宝饮料、金星啤酒、六和集团等6家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具有150万吨食品饮料的加工和3000万只家禽的宰杀能力,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形成了以饮料、肉食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则形成了以50万吨六和饲料项目和50万吨牧原饲料项目为龙头,以久友面业、构林面粉加工园和燕店面制品加工园为支撑的辐射周边县市的百万吨粮食加工转化基地。随着六和、牧原屠宰项目的建成投产,该市已经形成了粮食生产、饲料生产、屠宰养殖、屠宰、肉食分割及熟食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年加工转化粮食80万吨。

  而油料加工产业集群,以阳光油脂为龙头,涵盖邓州10多个乡镇,年加工百万吨大豆、花生、菜籽等油料,从而形成了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食用豆粕、食品添加剂、植物蛋白食品产业链。

  林板纸加工产业集群辐射该市构林、龙堰、孟楼、刘集等乡镇,形成了以益嘉林业、赛博板业为代表的板材加工产业,具有年加工300万平方米木地板、50万立方米纤维板生产能力;以华鑫纸业、一鑫纸业、锦桥纸业为代表的生产包装纸、生活用纸企业,年生产用纸50万吨。再经过3至5年,邓州将建设成为河南省林产品加工第一县。到“十二五”末,将形成加工各种中高密度板100万立方米,各种地板1000万平方米,各种用纸50万吨的能力,实现产值80亿元。

  现在,5大农业产业集群的5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占据邓州工业的大半个江山。数据最有说服力。2012年,邓州5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1%,带动当地5万农民家门口就业和20万人增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