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农业——中国“好生态”
时间:2013-09-20 10:48
来源: 作者:收藏
辽宁省盘锦市地处辽河三角洲腹地,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国家生态示范城市。既有大油田——辽河油田,也有大湿地——世界闻名的红海滩与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荡,还孕育出著名的盘锦大米与盘锦河蟹。
盘锦农业多“锦秀”。水稻、芦苇、河蟹、棚菜、畜禽,既是盘锦的农业资源优势,又是盘锦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盘锦市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创造了条件。盘锦市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围绕稻子、蟹子、鸭子、棚子开展盘锦“四子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说,要大力培育具有盘锦特点和竞争力的生态品牌,在扩大大米、河蟹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做大芦苇荡淡水养殖品牌,推广鱼、虾、蟹、蛋等绿色产品,建设好碱地柿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叫响碱地品牌。
盘锦生态品牌越来越靓
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市场需求旺盛,盘锦市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大力培育具有盘锦特点和竞争力的生态品牌。盘锦大米、河蟹等生态品牌从盘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9月14日,2013中国优质稻米(盘锦)交易会开幕,这是继2007年和2012年之后,盘锦市第三次承办中国优质稻米交易会。在本次交易会上,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盘锦中国食品城为绿色食品采购基地。在2012中国优质稻米(盘锦)交易会上,中国粮食协会授予盘锦市“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的殊荣。2012年11月,以盘锦优质大米为主题的中国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12月,盘锦大米代表中国优质大米参加第78届柏林国际绿色周,登上欧盟高端展会并受到赞誉。在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比中,盘锦大米连续两年蝉联第一名。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
“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吃的大米就有我们村的大米。”盘锦腰岗子泽惠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祥玉自豪地告诉记者。大洼县新兴镇腰岗子村6500亩蟹田稻,全部是有机稻。
盘锦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70万亩,年产水稻100万吨。因处在国内单季水稻生育期最长的区间带上,加上辽河三角洲土地丰腴和辽河上游水库充沛的水量供应,使“盘锦大米”以其玲珑剔透的外观、黏软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安全的品质,成为粳稻中的佼佼者。目前已完成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130余万亩,占总面积近80%。
盘锦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良好的水质以及特有的生物环境为河蟹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盘锦河蟹一直是与阳澄湖大闸蟹并驾齐驱的地方名产。2007年盘锦河蟹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组织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年来,盘锦市充分利用海淡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蟹苗孵化、稻田养蟹、苇田养蟹、河流养蟹等。盘锦光合蟹业公司是生态蟹苗生产技术首创者,蟹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每两只盘锦河蟹就有一只由光合蟹业的苗种养成,并获得河蟹行业的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
盘锦每年生产水稻100多万吨,同时副产物稻草也达70余万吨,可用于制作食用菌生产的原材料菌棒。落户盘锦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辽宁田园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6亿元,以稻草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全部竣工后可消化全市一半以上稻草资源。在盘锦还有许多利用稻草资源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盘山县兴民种植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士东告诉记者:“我们利用本地充足的稻草、谷壳资源,发展市场前景良好的大球盖菇种植,这是一项投资少、产出多、见效快的食用菌栽培好项目。我们合作社自有52个食用菌大棚,大约要消化500亩的稻草。”
盘锦市市长蹇彪向记者介绍说,盘锦农业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瞄准国际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立农业大市场,发展农业大项目,推动盘锦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盘锦已开始谋划农业‘十三五’规划,正在请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帮助完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