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平台“四化同步”的样板
时间:2013-11-15 14:30
来源: 作者:收藏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福娃模式”调查
本报记者 何红卫 李飞 通讯员 余爱民
农业大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如何弥补农业现代化短板?城镇化如何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消费拉动?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湖北省监利县创新探索的“福娃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副省长郭有明等领导深入监利县调研,多次召开现场会、座谈会推广“福娃模式”。
2012年7月16日,本报刊发《“阳光”产业的魅力》,对“福娃模式”进行了深入报道,反响热烈。近日,记者再赴监利调查,认为“福娃模式”是镇域平台“四化同步”发展的样板,值得认真总结、全面推广。
镇域平台“四化同步”的有益探索
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化率先突破是福娃模式的起点。
监利县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该县一直在发掘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探索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其中,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正是顺应产粮大县工业化呼唤的产物。
记者在监利县新沟镇看到,六家福娃食品厂沿着吉祥大道一字排开,满载秋收稻谷的卡车正排队驶进“福娃”。在福娃集团,每一粒稻谷都要被“吃干榨净”:稻谷在集团旗下的三家精米厂被加工成大米;大米又作为原料加工成米饼、八宝粥;精米加工环节形成的碎米及米皮用来生产糙米卷;米糠用来生产油料;稻壳取代燃煤用来发电,就连稻壳焚烧后的炉灰,也被回收制成建筑材料或者用来提取白炭黑。产粮大县最富有的稻谷经过一道道流水线上的精深加工,转变成市场上畅销的商品,附加值大大提高,福娃集团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2年底,福娃集团实现产值74.9亿元,销售收入69.9亿元。
在福娃集团的带动下,新沟镇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和配套企业,工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近两年来,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一直高达90%以上,其中仅福娃集团一家所创造的产值就占到了近80%,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效果极为明显。
以工业化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福娃模式的内在逻辑。
“粗加工是靠揩农民的油过日子。只有通过深加工,提高稻米产品附加值,创立稻米产品品牌,才能真正带动农民增收。”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的这番话,说的正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逻辑。这种带动性,既表现在工业化产品、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方面,又表现在工业化创造利润空间反哺农业方面,更表现在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
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高品质稻谷供应,福娃集团与监利县23个乡镇签订了120万亩优质水稻订单,高价购粮鼓励农户种植良种水稻。与此同时,集团流转了6万亩土地,用于有机稻基地建设,吸纳大量农民进入福娃工厂或福娃基地务工,集团正式员工2700人。在福娃的带动下,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纷纷扩大流转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
粮价高了,良种推广开了,规模效益出来了,福娃集团开始将产业链条延伸到农业领域中来,以工业化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将农田作为第一车间,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
一直以来,监利县始终不断探索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今年春耕前,该县农作物机耕机整水平达92%,机收水平达97%,机运水平接近100%,机施机防水平也比较高,唯独机插水平仅为32%,成为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事实上,机插秧在监利试验已有7年时间,难以推广的原因就在于无法实现工厂化育秧。而现在,福娃三丰育秧工厂解决了这一难题。稻种可以直接播种在育秧车间里,育好的秧苗经货车运抵田间,再用机器栽插下去,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就此打通。福娃集团扩大战果,建立福天下有机稻专业合作社、联合隆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参股三丰农机合作社,为有机稻基地和订单农户提供从供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收购全过程的农机、农资、农技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福娃模式的时代特征。
在工业化突破的起点上,福娃模式围绕一粒米打造一条产业链,除了生产环节打造信息化生产线之外,还在仓储方面引入ERP进销存模块,实现库存物资的有效管理;在物流管控上,引入物流信息管理和GPRS全方位定位系统,确保将商品及时送到市场;在营销管理方面,综合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借助客户反馈系统采集营销信息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另外,财务、行政等系统与生产、物流、营销系统的信息化集成整合也已完成。
在福娃基地,集团投资建设了农田信息监控平台,包括大田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土壤墒情监控系统、太阳能视频监控及福娃集团育秧工厂物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福娃集团可以实现对基地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准确掌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
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为产业支撑,政企合力实现城镇化,是福娃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娃模式立足镇域,辐射农村,在带动城镇发展方面可谓再直接不过了。从2003年到2013年,福娃集团从一个厂区扩大到六个厂区,平均每两年建一个厂;新建的综合行政楼、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用餐的职工食堂以及可提供500套住房的福娃社区,本身就推动了新沟镇城区建设。由于福娃食品四厂高品质雪米饼加工必须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2010年,福娃集团抓住西气东输管道建设机遇,投资数百万铺设专线,带动新沟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
相对于直接带动,福娃集团为新沟镇提供的产业支撑和消费潜力显得更为重要。在福娃的示范效应下,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涌现,同时也催生了建材、物流、商旅等相关配套行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之后所释放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配合福娃模式的造城力量,新沟镇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近两年来,新沟镇在交通、医疗、电力、通讯、教育等各方面所投资建设的项目,均达到了监利县城的水平。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发展。据新沟镇党委书记杨金勇介绍:镇里在做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时,就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趋势,专门给福娃食品厂预留了空间。“没有镇政府的配套服务,福娃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福娃集团副总经理方冰的一番感慨正说明了福娃模式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深入调研后充分肯定福娃模式是镇域平台上“四化同步”的创新探索,其鲜明特征在于: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立足镇域平台,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龙头带动,率先实现工业化突破,再以工业化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合力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和消费动力,最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