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返回首页

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13-11-27 10:09来源: 作者:收藏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却相对滞后,不仅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通过对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分析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理顺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着力培育现代农产品流通主体

  作为农产品流通主体,无论是生产领域的农户,还是流通领域的经营户,或者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组织,他们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就是规模化、组织化、企业化和一体化,这也是流通主体为节约交易费用,增强在交易与竞争中强势地位的必然选择。

  一是引导农户和经营户走向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通过规模经营来获取农产品市场营销中的竞争优势。

  二是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农产品营销、与省政府合作制定农业政策、向农民提供价格咨询、发布供求信息、开展农产品的广告宣传、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等。

  三是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组织农业经营公司;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公司+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商贸型龙头企业,利用其规模优势大批量采购、储藏、运输,从而降低运输和存储成本。

  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农产品流通中十分重要的渠道。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具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即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均表现出参与个体与组织众多、但规模与离散性强、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的特征,这就需要借助批发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联结起来。

  一是批发市场运作企业化。即市场的投资建设、管理均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把批发市场作为市场客体来经营,真正做到“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市场企业化”。

  二是批发市场设施与服务功能系统化。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兴建储藏、保鲜设施,建立农产品农药化肥残留检验和质量检测中心。规范化的现代批发市场应具有物质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标准化建设、服务引导、产品促销、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进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高度集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广泛收集信息,定时发布包括价格、生产、市场供求、库存及相关政策法规信息。

  四是促进批发市场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企业化,例如实行会员制和市场准入制度等。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