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华
记者从25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粮食总产12039亿斤,比上年增加247亿斤,增长2.1%,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首次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0元左右,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 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分析说,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增长9.6%,增幅超过城镇居民2.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有望延续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好势头。“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较高的3.33∶1,去年缩小到3.10∶1,今年有可能再度缩小,这是最值得欣慰的。” 农民收入主要由4部分构成: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今年农民收入的另一个特点是预计工资性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往家庭经营收入对增收的贡献率是排第一位的,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却出现减弱的趋势,工资性收入对增收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这说明工资性收入有望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张红宇说。 再来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2013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预算为13799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农业补贴、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财产性收入同比增长23.2%,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17%。“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尽管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不高,但增长态势明显,增收潜力非常大。”张红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