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定要求。场党委要求各村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要把后备干部培养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要求村级后备干部必须按1:1的比例配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按1:2的比例配备;要求后备干部的确定必须实行民主推荐会议研究、党委审定的方式进行。
二是定条件。村级后备干部配备,要求年龄一般在25-35岁之间,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思想政治成熟、作风扎实、表现突出、群众认可、有潜力、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人。
三是定目标。后备干部人员确定后,必须确定培养目标,定期内将后备干部重点向什么方向培养,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同时要求培养人加大指导力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交任务、压担子,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培养出一批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村级后备骨干力量。
四是定措施。场党委将后备干部的培养也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将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应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专题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领导向他们介绍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有重点地安排他们参加各种讲座活动,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加强实践锻炼。要求村两委班子给后备干部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定期进行督查,让他们在艰巨的任务中和复杂的矛盾前接受磨练,增长经济知识,改进工作作风。三是加强思想教育。每年举办1-2次青年后备干部座谈会,村正职后备干部都与本场联系点领导同志结对,定期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