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班子整体合力。组织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坚持“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制度,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目标责任制、重点工作提交班子集体讨论决策制、公开承诺等制度。将县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和本场2014年工作重点进行分解,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定期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落实。
二是扎实开展“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年”活动。投入36万实施了“群众工作站”建设工程;实施了每周“二三”工作法,即每周两天学习日(周一和周五)和三天下村日(周二、三、四)。建立了干部绩效五个一考评制度,按照 “以岗定责、以责定绩、以绩定效、以效定资”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考核运用。2014年,党委确定重点工作10项,科级干部45项,申报创新项目14项。
三是继续开展了“双培双育”活动。选拔了12名培养对象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达到了35名,对18名培养对象进行全面培养,为35名无职党员设置了岗位。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双推一定”工作法,上半年发展党员3名。
四是规范教育教学,提升远程教育学用实效。以“双创双争”活动为抓手,制定远程教育学用计划和星级站点创建方案,投入近4万元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了更新,认真开展了远程教育集中轮训和素质夜校学习。目前,开展各类学习培训160余次,受教育党员群众860人(次)。
五是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双语”学习培训。研究制定了干部“双语”学习培训规划和学习培训方案,开展每周“双语”学习日、“每日一句话”、民汉干部“一帮一结“帮扶等活动,提升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综合素质。
六是完善工作制度,稳步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两会两票”、“一事一议”、党员议事会等民主决策制度。今年以来,村党支部通过村级民主议事“五步规程”,解决集体土地发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事项5项,涉及金额154万元。
七是抓好示范点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百点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坚持“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目标,根据不同村情设定不同的创建载体。建立党建示范点2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5个,党员创业示范户10个,开展观摩交流活动2次,受教育党员群众280人次。
八是实施动态管理,认真开展党组织分类定级。采取组织分类与群众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党支部进行分类界定。其中:被评为好的党组织有2个,较好的4个,一般的1个。针对后进党组织,制定了整顿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同时积极与县帮扶单位协商,在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后进党支部得到晋位升级。
九是健全制度,确保党代表履职尽责。建立健全了党代表学习、接待和联系党员群众机制。严格落实《党代表学习培训制度》、《裕民县党代表基层接待日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每名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10名,主动解决一些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接待群众来访16次,收集社情民意20余项,解决问题18件,满意率达98%以上。
十是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人才管理。制定了人才工作计划和规划,全面开展了人才摸底调查工作,更新人才台帐,建立了人才帮带措施,对人才现状实施了动态管理。全场有各类人才97名,其中,党政人才17名,专业技术人才25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名,农村实用人才30名。
十一是强化措施,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投入12万元新建锅炉房3个,投入60万元改造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取暖设备和硬化了活动场所,投入36万元新建住村干部周转房2套。制定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制度》,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聘请义务监督员,加强了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