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龙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班子。采取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调研交流、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党政班子成员进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党的相关政策的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大局服务意识。
二是抓“骨干”,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的机关干部队伍。修订、完善《机关考勤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干部驻村管理办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机关干部日常业务培训计划,通过专题讲座、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机关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治庸治懒,提质增效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干部中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通过问责治懒、问效治庸,切实提高了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履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广大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三是抓重点,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群众拥挤的村班子。制定《察汗托海牧场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实行量化考核,落实了村干部“双诺双述双评双公示”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双重培养”活动,补充选拔了32名培养对象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达到了35名,依托场党校和远程(电化)教育平台,采取外出参观学习、岗位锻炼等方式,强化对村班子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级班子为民办事的能力。2014年,举办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8次,培训村干部60人(次),双培双育对象110人(次)。
四是抓培育,建成一支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队伍。继续深入开展“双向培养”活动,建立健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跟踪考评机制。结合实际,为32名无职党员设置了岗位,并对履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模范带头作用较为明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考核工作,通过明确目标、定期分析、落实奖惩,形成了党员行动有目标,身上有担子,心里有压力,工作有成效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