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桓仁满族治自县北甸子乡,万亩冰葡萄基地,绿色青衣荡漾波涛滚滚;千亩富尔江生态湿地草原,400亩油菜花一片金黄绽放笑脸迎接一波又一波远方来客,在乡党委和政府务实推动下,该乡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在这块富有生机的土地上实现新的裂变,由过去单一的冰葡萄基地成功向生态产业、旅游观光第三产业挺进,在美丽的桓龙湖畔书写出如诗如画的醉美诗篇。
是什么原因使北甸子这个过去全县最穷的乡在进入新世纪短短时间里一变再变,先是魔术般地建起6000亩尖把梨、南国梨产业基地,又不可思议地把加拿大威代尔冰葡萄请来安家落户,建起世界最大质量一流的冰葡萄黄金冰谷,今天又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利用一流的生态环境走进生态型旅游产业发展阵营?追溯时间的划痕,我们看到,是该乡党委以发展为己任,在时代前沿勇于开拓担当,走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新农村建设中,北甸子乡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努力实现冰葡萄等特色支柱产业的标准化种植,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
在北甸子乡的发展进程中,勤政为民、躬身服务形成了全乡经济科学平稳运行的坚强动力源。众所周知,2003以前,北甸子乡是全县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乡,其穷穷到什么地步,举一个实例说明:有一年乡政府吃工作餐连豆腐都吃不起。因此说,把一个穷乡一跃转为富裕乡镇的排头兵该乡是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智慧的努力。
在北甸子乡经济发展的阵营里,首先是该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9600亩的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以尖把梨、南果梨为主的3500亩果树基地,17000亩的中小药材基地。依靠三大基地,全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中,有80%的农户有固定的产业致富项目。
但是,建起经济产业基地没有科学支撑,一样也难以保证富民产业实现增收。基于此种思想,乡党委近年来在经济结构中走了三步棋,即实现产业基地富农,又不断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全乡经济载体基础坚实厚重、接续产业不断更新迭起的良好局面。
一、科技入驻,使农民增收有保证
近年来,为了使冰葡萄等富民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乡党委、政府高标准地实现乡村产业标准化,在专家指导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围绕1万余亩果树基地建设,先后编制了《北甸子乡梨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北甸子乡梨树优质无公害丰产栽培管理作业历》、《冰葡萄生态种植标准》、《酿酒葡萄栽培管理作业历》等十余部农业标准化种植指导手册,将标准化细化到农业生产每个环节,使全乡的果药基地生产达到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明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了使全乡的果药示范园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北甸子乡还按照国家标准,先后建成冰葡萄标准园15处,种植面积逾千亩;双红双优等酿酒葡萄标准园4处,种植面积400余亩;梨树标准园4处,种植面积近500亩;药材标准园2处,种植面积200余亩。通过这些标准园的示范带动和典型推动作用,在整体上促进了全乡农业标准化的快速发展。2006年,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主持下,这个乡15处冰葡萄标准园顺利通过了冰葡萄生态种植示范区的验收,为以后制定国家冰葡萄标准奠定了基础。这些工作的实践,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2006年这个乡被辽宁省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年,该乡英英沟村生产的“翠脆牌”南果梨通过省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初步实现了自主品牌,提升了地区果树产品的附加值。
冰葡萄是北甸子乡从加拿大引进的一项富民的特色产业,几年来已形成了产业经济强势,每年创下的经济产值都成倍增长。为此,北甸子乡从保护冰葡萄的原产地出发,以冰葡萄的标准化种植、冰酒的国家标准、冰酒的生产企业标准化建设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冰葡萄的原产地保护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经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冰葡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已正式实施。
北甸子乡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使全乡的果药基地全部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生产,也为这个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奠定了先决的基础条件。吸引了全国知名的葡萄酒企业张裕葡萄酒有限公司到北甸子乡投资办厂,使北甸子乡的产业化发展呈现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为北甸子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开辟了一条发展的阳光大道。
二,拓宽市场,使农民产品销售有出路
随着目前全乡冰葡萄生产的规模化,该乡目前冰葡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为了保证果农不受损失,乡党委在保证原有企业生产的基础上,近年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农民找产品销路上,积极拓宽新的市场,为冰葡萄产业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首先,该乡加强同张裕冰酒酒庄、五女山米兰酒业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引导农民同这些企业签署定向收购合同,企业按合同要求引导农民科学化种植,农民按规定向酒庄提供生产产品,使全乡70%的冰酒产业户有了产品销售“婆家”,实现了产业基地捆绑企业一起发展的良好经济格局。
同时,该乡派出市场销售员积极拓宽桓仁周边冰酒生产企业,为没有签订合同的冰葡萄生产专业户找更多的“上家”,使全乡冰葡萄在连年丰收的年份里实现全部销售。目前,该乡共联合冰酒企业30多家,实现产业有基地,销售有市场的良好格局。
三、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建设新的“聚宝盆”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北甸子乡党委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特别是农民致富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都有其发展的初始期、鼎盛期和衰败期。因此,只有按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围绕产业的规律发展产业,才能实现依靠产业基地保证农民增收的永恒主题。
带着这样的理念,该乡近两年把更多的目光瞄在新的产业发展上。特别是今年,乡党委带头到一些新兴的产业地区取经学习,先后引进适合本地栽培的锦绣海棠、韩富士苹果、千寿桃等多种新的种植品种试种。其中,锦绣海棠种植100亩,为该乡接续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他们还把市科技局的技术专家请到乡里,专门拨划出20亩土地作为科技实验田,让科技为该乡产业发展点燃新火。
他们还透过产业看发展,把经济发展的眼光瞄在冰酒旅游文化产业上,专门投资30万元,在东北示范大学专家的帮助下,研究设计出《北甸子乡农业生态旅游示范乡建设规划》,用以推动全乡的旅游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形成新的产业经济带。为此,他们初步勾勒出了:“看桓龙湖湿地风光,赏北甸子千亩油菜花海,尝浑江农家肥美鲤鱼,品黄金冰谷黄金冰酒,游北国冰雪民族民俗村”的美好蓝图。
今年,依托此规划,春季北甸子乡投资11万元在富尔江入浑江口湿地种植400亩油菜花海,没想到初试成功。到了7月初,该地在绿水江波映衬下,大面积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一片金黄,引来一波又一波的吉林、本地的游人驻足游玩,流连忘返,使该乡比规划提前进入了旅游期。
在北甸子乡党委、政府践行躬身为民的思想指导下,如今的北甸子乡正以一个产业基地富民,旅游景观引客的全新形象呈现在世人眼前,并必将成为今后百姓不竭幸福的源泉,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带来更多享不完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