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召开,河南省审计厅厅长刘荃在会上作了《关于201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河南各级政府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和扶贫政策的落实,有效改善了当地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扶贫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存在造假套取扶贫资金、结存额较大、部分专项资金未落实到项目等问题。
《报告》公布了对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和调查结果,指出在本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第一点是早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虚假问题。2010年至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蓝领班”培训贫困学生7.44万人,有50%左右属于编造虚假身份和培训信息,从而套取扶贫资金近亿元。
第二点是扶贫资金结存额较大。截至2014年9月底,河南全省53个县结存扶贫资金18.19亿元。
第三点是部分扶贫专项资金未落实到项目。2014年,河南省共下达扶贫专项资金25.07亿元,截至2014年底,尚有10.63亿元未落实到项目,占42%。
根据上述情况,对于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海南省扶贫办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针对问题,省扶贫办已经对“雨露计划”培训基地进行整顿,将不符合条件的学校清理出培训基地名单;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只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培训;并且出台了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