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麦冬之乡做靓龙抬头乡村游 返回首页

麦冬之乡做靓龙抬头乡村游

时间:2017-02-28 12:49来源: 三台县花园镇 老马乡作者: 刘成 王小青 谢勇收藏
    “二月二,龙抬头,阳光潇洒地铺在美丽的涪江河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美好的春天气息回荡在古老的梓州大地,被约束了的一个漫长寒冬,正在七彩阳光下渐渐消失。2月27日(昨天),四川三台永和古堰一线从花园到老马的农民们不断放飞着“中国麦冬之乡”的愉悦心情,开启“游龙得福”一年一度乡村旅游。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据考证:古梓州三台县的老马、花园,有着许多著名的三国文化遗迹,在历史上曾是涪城县的治地,大多与三国历史有关。刘营又称作刘家营,是蜀汉皇帝刘备的安营扎寨之处;老马曾是大将张飞为救援结义哥哥刘备扛着马过河的地方;花园则是刘皇叔曾经打造的一个后花园,在花园靠涪江边就是涪城坝。其它的诸如老马乡的纱帽山、漏石孔、张飞庙,花园的魁星楼、琴山石寨、琴山大佛,争胜的国保文物尊圣寺的历史故事不一而足。
    三台县老马乡的“龙抬头节”,已经延续三百余年,是绵阳市首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村民到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节”前后要搞祭祀活动三天(初一起会,初二正会,初三散会),前来参加“涪城麦冬”商务旅游活动的游客商家无数,在绵阳市乃至川北地区都享有盛名。传说,早在西周时期老马龙头山一脉就延续到了古长安(镐京),应该就是华夏龙脉的源头吧。老马的龙抬头节历史悠久,老马的龙抬头节,是中国龙抬头节的起源地。如果,来到三台县老马乡龙头山的龙头寺,大家不妨去看看处于山腰却终年流水的龙眼;或者到村子里去感受喷涌的两股“龙泉”,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龙泉水库养了好几个村子的人呢,虽然现在打地下井的多了相关泉眼的水量有所减小,但是清清的泉流的确让人震撼,这也是村民们非常骄傲的话题。
    游美丽乡村、采涪城麦冬,从花园到老马,精彩相约。随着近年来绵阳市百亿麦冬产业基地的逐步崛起,中国麦冬之乡特色小镇更加赋予吸引力,老马乡和花园镇的灌区观光农业也得到了可持续地发展。特别是通过科技服务三农,打造幸福美丽乡村,建立健全了特色麦冬种植实现了“药——粮——菜”粮经复合型田间套作和高架蔬菜立体种植,既保住了农民的“米袋子”,又装满了大家的“菜篮子”,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2017年农历二月初二,当人们来到“川麦冬”著名小镇老马至花园一线就会觉得幸福美丽新村扑面而来。从《龙马精神》到《麦冬姑娘采摘忙》,从《变脸秀+脸谱展示》到舞蹈《飞天》,从《麦冬茶艺》到《黄杨扁担》《索玛花》,以至后来的百人风筝放飞,麦冬采摘体验,麦冬产品展销,人们无不从内心《歌唱祖国》,彰显出从现在到未来的欣欣向荣。南来北往的不仅亲自到田园体验“川麦冬”象花生一样如何被采摘,又如何在“中华抗战第一堰”的沟渠边清洗筛选。不少游客还来到村民们建起的“鸵鸟基地”看高头大马的鸵鸟成长的各个阶段,甚至携一枚好大的鸵鸟蛋回家。
    四川三台的“川麦冬、涪城麦冬”,是集天地之灵气、龙脉之精华的农副产品,更被纳入中华传统中药和保健品系列,古梓州“麦冬配方”草本植物饮料和麦冬茶正在隆重上市。然而,川西北龙抬头中国麦冬之乡文化节,更让麦冬这一特色饮品、特色食品不断增辉。春游踏青,人们伴随着巨龙游玩于麦冬之乡,感受到了从老马到花园的春天盛装和浩荡激情。透过当地村民们一系列民俗表演,也会寻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新感觉。加之,乡村孩童们天使般的笑声,会让你通过当地流传的童谣,寻到自己花样童年的味道。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龙腾歌盛世、追梦兴中华,你看,田野间的大型龙风筝和“十二生肖”放飞表演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眼花缭乱。正所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虽不能化身“神舟”游天宇,拉着线儿让春天的心儿越飞越远,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