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乃衣食之源、文明之本。中华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明。3月26日,农历丁酉年二月二十九,在春暖花开、阳光明灿的日子里,川西巍鼎山谢氏宗亲会举办2017清明祭祖活动,主要来自成德绵的城乡兄弟妹妹先后来到偏远乡村刘高桥祭拜清代的端惠公,并且在堰塘湾祖坟拜祭刘婆太等历史人物。坟祭结束后,城乡宗亲又来到松树湾大堂举行祭祖仪式,向从广东来到四川男耕女织、学文习武的先祖画像行礼。
川西丘区乡村的正午坝坝宴热闹喜庆而迷人,谢氏宗祠的家人们献歌献艺。午饭后大家自发地举行了巍鼎山谢氏宗亲大会。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了“巍鼎山谢氏宗亲会谢娜教育基金”并颁发首次学习用品奖项(2017入学纪念奖,仅针对巍鼎山乡村谢氏之子女包括外甥于本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发放纪念品)。“桃三杏四李五年,要吃白果三辈传。”,从这座小山村走出的中国多栖女明星谢娜曾表示:要让谢家的娃娃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同样感受到谢氏大家庭的亲情,今后要为家族争荣、为祖国争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农耕文化。因今年的农村清明活动时间紧迫,谢娜教育基金会计划明年的学习奖励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内,除纪念奖项内容外,凡是在校园获得的奖励证书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化比赛的学生奖项,都可在当地谢氏基金的奖励表彰之列。会上来自新疆、重庆、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的谢氏宗亲代表们积极为精准扶贫脱贫、幸福小康新村的打造建言献策!
中华武术名家拗步拳第六代传承掌门人谢敏武师写下了《清明至感概深》的诗句:巍巍鼎山居谢氏,浩浩人文传古今。承先祖之大业,创谢氏之复兴。粤公后裔志高远。入蜀川,居鼎山。依巍鼎灵气,傍山水滋润。繁衍至今世代传承。继先遗锾耕读传家,历三百年沧桑,谱谢氏风雨之史。自强不息谢家人!克勤克俭怡后辈,亦耕亦读效前人。学风至盛育精英,文臣辅国,主帅安帮。先贤瀚林倡文风,后生名星助学金。家族强则须后生强,后生强乃家族之希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重庆师范大学的谢媛媛老师认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纵观历史,皇位、金钱都不能永久传承,唯文化和文明可永续传承。历史已告诉现实,如果国破而文化文明存活的民族,一定是可以复兴强国的。一个家族的祖先通过辛勤奋斗而给子孙留下很多精神财富,作为子孙后代要很好继承。古人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为什么?当然是厚重的中华文化信仰。田是主人,人是客。拿什么传子孙,金钱?房产?当然都不是!唯有文化和文明,方能久远,持续跟进文化自信,家训传万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