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保险+期货”走到哪了?--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侧记 返回首页

“保险+期货”走到哪了?--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侧记

时间:2017-09-12 08:49来源: 三农B2B作者:收藏

“保险+期货”走到哪了?

――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侧记

  记者 孙鲁威 赵宇恒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产业的创新模式“保险+期货”试点已经正式实施两年多了。在保监会、证监会、农业部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三家交易所两年来共组织大批期货交易所实施了近80个试点项目。9月8日,在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的“保险+期货”圆桌会上,第一批参与试点项目的部分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以及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被主办方邀请上台,分享了他们实施“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体会与建议。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保障我国农业有效供给的重大转型尝试,而期货市场的介入更是利用全社会资本保护农业基础产业,稳定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要求,已是连续两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两年多来,最早介入试点项目的期货公司也赢得了发言权。

  新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2015年就创新了国内首个“保险+期货”模式,获得了上海市政府金融创新二等奖。2016年他们联合四家保险公司参与了郑商所“保险+期货”最大试点项目――白糖价格险,承保面积近30万亩,最终对农户赔付了800万元。2017年又申请到了三家交易所的试点项目,尤其是郑商所的白糖项目,规模更大,方案更优化。新湖期货副总经理金玉卫介绍了他们的经验。第一,“保险+期货”的品种要选择地方支柱产业。广西白糖试点就是由自治区财政补贴保费,因为广西蔗糖产业是解决农民温饱的产业。第二,要持续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创新。比如大商所推动的收入险品种。还有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的模式,让“保险+期货”发挥了担保功能,形成了“融资+担保+‘保险+期货’”等新模式,也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保险+期货”要上升到政策层面推进,中央及各级政府要尽快将“保险+期货”试点业务补贴纳入财政预算中。各类研究机构要对“保险+期货”进行深入跟踪研究。交易所要常设交流平台让各种参与者定期进行信息互通,成果展示。

  华信期货在棉花期货上市的2004年就在新疆设立了第一家期货营业部。华信期货总经理丛龙云说,十几年过去了,整个棉花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保险+期货”最大的好处是对棉花价格改革的推动,把完全由国家承担的价格风险有效地进行了市场化转移,这种转移是由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以及市场主体共同运作的。现在看,由“保险+期货”取代目标价格改革是可行的。期货公司从保险公司拿到农户的需求,设计成保险产品,又把它设计成期货产品,目标价格以下造成的损失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运作进行有效挽回。两年时间,“保险+期货”由初期的同质化模式到目前的各具特色,说明了创新的巨大潜力。期货公司也实现了业务转型。一是打造了专业团队,二是建立了产业客户群,三是开启了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新空间。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农业技术部总经理黄嘉宁说,“保险+期货”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尝试,也有助于保护农民发展农作物种植的积极性。但目前整体上特别是农民的理解还不深,认识还不足。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还是要强化实效,一是因为试点规模有限,对产业的影响也有限。所以要尽快扩大规模。二是试点方案设计上要尽量解决基差风险,确保农民真正受益。他希望从量、从质两个层面实现试点的突破。

  对此,期货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金玉卫认为,一是对保险价格设定需要进一步探索。过去试点项目里面大多数是采用标的现货现价作为目标价格,而在美国,大部分采用可变价,以未来均价作为目标价格。二是关于基差风险处理要改进。目前都是以期货为保险标的,最后赔付也是按照期货价格。其实农民真正面临的风险是现货风险,一旦期现两种价格出现背离情况,农民还要承受现货价格下跌的损失。改革的思路是比如售粮企业,可加减各地价差作为现货价格指导,从而帮助农民规避基差风险。三是效果评估体系亟待完善。以是否赔付、赔付金额大小来判断试点效果并不合理,因为赔付与否有众多制约因素,仅以此作为标准不利于后续推广。建立并完善“保险+期货”项目效果评估体系是新模式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而保险公司更要解决系统性的问题。人保财险农村保险事业部/保险扶贫事业部产品开发处处长助理王冲认为,“保险+期货”的综合目标是农民得保障,政府得满意,期货得发展,保险得支持。可见这是一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工程。扩大试点要从两个方面跟进:一是建立长效补贴机制。“保险+期货”本质上还是农业保险,目前试点是通过交易所的补贴开展业务,下一步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机制要尽快参与试点。二是保障方案设计回归实体经济。保险和期货分别由保监会和证监会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对于试点方案的建仓选择、保障期现选择上各方会有分歧,要加快建立一个以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为最终目标的保障方案设计机制。

  对于目前呼声较高的收入保险也面临两个问题需要优化:一是保费分拆。价格风险通过场外期权进行对冲,但是产量风险部分保险公司也需要留有积累,要解决好二者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二是产量测定。目前由于单位经营规模小,人工测产范围广成本大,亟待建立现代产量数据服务体系。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