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今年5月,贵州关岭县在乡村设立“道德超市”。村小组根据农户在“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家庭卫生、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村民可凭各自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一直以来,如何将传统美德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是乡村治理中的一道难题。“道德超市”通过以分换物的形式奖优惩差,提升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仅有效解决了村容村貌差、村民慵懒散等问题,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也激活了村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关岭的经验启示我们,类似道德、思想、文化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如果能够和具体有效的物化形式有机结合,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乡村治理要充分发挥传统道德涵养人心的作用,只有在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投稿邮箱:nmrbweip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