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百科 > 杨玉龙:与需俱进建设好农家书屋 返回首页

杨玉龙:与需俱进建设好农家书屋

时间:2017-12-19 08:32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收藏

  其藏书量超过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总和。10年来,这所超大的“图书馆”把“分馆”开到了中国60多万个村庄,让6亿多农民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的困境,被农民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致富好帮手”“孩子们的精神乐园”——这就是遍布神州大地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农民朋友身边的“图书馆”。从2007年全面推行至今,农家书屋走过了整整10年,不仅有数量上的陡增,更在建设质量上不断实现着突破。不夸张地说,农家书屋正在成为农村居民提升素质的“新阵地”、村风文明建设的“加油站”、农村孩子成长的“安乐窝”,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农家书屋在新时代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运营管理不善,配书不全;设置地点没有突出便民;图书更新频率慢,部分书屋“闲置”“冬眠”……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家书屋离真正“用好”存在一定差距。

  笔者以为,农家书屋建设应坚持与时俱进,在书屋硬件、书目配备质量上下功夫,更需要坚持与需俱进,根据基层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建好用好农家书屋。2017年6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提出了农家书屋建设要在“与需俱进”上着力。

  好事贵在办在点子上、办到实在处。要建设好农家书屋,不应只将其当成一项建设任务,更应该将其视为一项民心工程。无论是上级拨付资金建设,还是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者是农民自发建设,在“如何建”的问题上,要摸准基层群众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尊重农民的意愿,才能实现建好用好农家书屋的目的。

  其次,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与时俱进同“与需俱进”相结合。在新形势下,“让书屋离群众近些、再近些”已成为提档升级的重要工作。时代在向前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强化“互联网+书屋”的思维,充分运用卫星、有线、网络等技术手段,推动农家书屋向家庭、个人的需求方向进行延伸,通过农家书屋的引领,让广大农民群众跟上时代的脚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