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从2007年全面推开至今,让6亿多农民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的困境,60多万家农家书屋共向农村配送图书10亿多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0.13册增长到1.25册,被农民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致富好帮手”“孩子们的精神乐园”。(12月07日 人民网)
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农家书屋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潜力可挖。
首先要做好农家书屋的管理,除了防止部分地区的“门上一把锁、桌上一层土、书籍横七竖八”现象外,更主要的是通过管理,建立类似“邻村书籍流动交换”“书籍借阅证跨村通”等制度,让书籍在不断地流动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开展“送书下乡”“科技知识讲座”“致富经验座谈”等方式,使农家书屋不仅成为农村孩子增长见识的“图书馆”,更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乐园”,把成年人从手机和牌桌上“抢”过来,并以此给孩子树立榜样。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方文化实际,举办类似“民俗知识大赛”“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等,让广大群众学有动力、读有方向、赛有结果,从而激发出浓厚的阅读和学习兴趣,爱上读书。
“中国梦”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推进农家书屋等各项基础性、实质性建设上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才能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