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高密市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通过采取扩大农家书屋建设密度、建设文体活动场所和扶持非遗文化项目发展等措施,使通过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更加凸显。
每逢休息日,没有外出的高密市各镇街村民们便纷纷来到村里设立的农家书屋,从十九大精神读本,到种植类的、养殖类的、文化艺术类的,村民们选择各自爱好的书籍,静心阅读起来。自从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村民王居珂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高密市姜庄镇莳一村村民 王居珂说,现在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来乡村振兴,没有文化知识不行,掌握了知识,才能做新型农民,乡村才能真正实现振兴。
为让更多农民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增长才干,高密市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注重在打造文化阵地上下功夫。目前全市已经在社区和示范村设立农家书屋300多处,满足了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除此之外,高密市还努力实施村级文体广场、文化大院提升工程,仅去年以来就新建村级文体广场和文化大院100余处,并对原有的文化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高密市还通过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先后建设了聂家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美育科研教学基地、扑灰年画艺术馆、民间艺术综合展厅、民间艺术传承教育互动区,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通过打造孝德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善行义举四德榜和移风易俗宣传栏等方式,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
高密市姜庄镇宣传统战委员 张长燕表示,通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村民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知识素养和精神品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抓好乡村文明建设入手,继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自信提升,充实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