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度市九届政协常委,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元洪。
平度市作为农业大市,已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其中农业机械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平度市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又有什么打算呢?1月11日,记者采访了平度市九届政协常委,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元洪。
3420万购机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2012年,平度共调度5万多台拖拉机,3万多台农用灌溉机械、耕整机、播种机和植树挖穴机等,共8万多台机械投入春季生产。”马元洪告诉记者,三夏和三秋期间,市农机局组织机手到河南、安徽、淄博、潍坊等地进行作业,共为机手增加收入8000多万元。
对于农民关心的购机补贴问题,马元洪表示,2012年,3420万元购机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进展情况也及时进行了通报。“此外,还在全市推广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机、深松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等各类大中型机械2150台(套),带动社会投入资金上亿元,受益农户1300户。”马元洪说。
记者了解到,2012年市农机局共发展了10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1652人,合作社服务农户的数量35670人,从业人员578人,机具数量2925台(套),机库房面积4360平方米,机具库房面积4360平方米,农机合作社资产总额达1734.8万元。
力争为农机手增收亿元以上
谈到2013年农机重点工作的安排,马元洪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上级购机补贴专项资金4000万元,大力推广适合平度市实际、先进适用的机械,尽力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力争为农机手增收亿元以上。
“2013年还要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马元洪说,将通过政策推动、示范带动和农户互动,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思路,努力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增强示范效果和辐射作用,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2013年在平度示范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0万亩以上。
此外,马元洪表示,2013年还有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要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宣传推广力度,力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5%。”
大力推进农产品体制改革
两会即将开始,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马元洪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大白菜难卖、苹果滞销、脐橙难觅客商……农产品频亮红灯、产销脱节凸显一度成为2012年的热点问题,平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也拷问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马元洪表示,农产品之所以频繁出现滞销,原因在于产销脱节。
对此,马元洪认为,农产品建设(菜篮子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利益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稳定。因此,要有效推进农产品体制改革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在提案中,马元洪建议,要以市场为基础,强化宏观导向,引入第三方信用机构或担保机构,对农产品的供求变量和供应方向以及供求结构予以合理化的价格指导、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农产品中心流通企业制度,直接和消费市场设施挂钩或衔接,以减少流通环节,最大限度降低居民购买价格。此外,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认为各级政府要从体制、机制、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畅通市场信息 ,破解产销脱节,进而有效调节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带动农民增收。”马元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