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农业部连续三年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出发点是什么?
曾一春:2月21日,农业部召开了2013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动员暨培训会,韩长赋部长对大家提出了殷殷希望和具体要求。本周一,由108名干部和科技人员组成的27个组,已启程奔赴各调查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我们的机关干部奔向田野,亲近土地,俯下身子,甘当农民的学生,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行动。农业部是直接面向“三农”的综合经济部门,与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只有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决策起来才有准头。为落实中央关于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要求,2011年、2012年,农业部两次组织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反响很好。两次活动部里派出236名机关干部,走访698个乡镇、17270个农户,召开座谈会1490次,访谈农民3.1万人次,并带动300多名地方农业部门的干部参加。活动取得多方面的成效:一是了解了实情,对“三农”发展大局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二是培养了感情,机关干部在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朝夕相处中,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升、作风得到转变。三是提高了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和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四是督导了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可以说,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是被实践证明的做好农业部业务工作的有效举措。
今年继续组织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新要求的具体行动。最近,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为机关干部,只有不耻下问,多了解基层实情,多听老百姓心声,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改进工作作风才能更加有实效、更加持久,也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如果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对待工作只是浮光掠影、擦肩而过,为群众服务就缺失了准头,很难做到让群众满意。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将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业部在新春伊始组织开展第三次“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就是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我部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弘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从行动上深入群众。
当前,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刻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三农”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面临的风险挑战很大。破解这些难题,也迫切需要我们到基层去把握规律,从农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真知。
记者: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有哪些主要安排?
曾一春:我们从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将深入全国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西藏外的省(区、市),开展为期1个月的驻乡进村入户调查。调查组由部机关各司局牵头组成,成员由我部和地方农业部门共同组成,其中部里1名司局级干部任组长,组员包括1名处级干部、1名处以下干部、1名科技人员,地方县级农口部门1名干部或1名科技人员参加。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政策落实情况。包括近年来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民得到的实惠、存在的问题,各地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情况和做法,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安排和措施等。二是备耕春管春防情况。包括农民种植(养殖)意向,良种等生产资料准备情况,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运行及价格变化情况,农民培训和农技服务情况,冬春动物免疫及疫病防控情况,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同时,针对当前一些地区出现的较重旱情,赴旱灾区调查组密切关注当地旱情形势,协助开展抗旱保春耕指导工作,帮助推动抗旱政策落实和措施到位。三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情况。包括各地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做法和经验等。四是各调查组结合本司局、本单位中心工作,研究提出1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
记者:与前两次相比,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有哪些特点?
曾一春: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以下5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在调研选题上突出针对性。各司局、各单位根据重点工作和调研省(区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选择1个调研主题进行深入的专题调研,各调查组根据调研专题自行设计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在调查省份的安排上,尽量兼顾专题调研的需要。二是增加行前培训准备环节。我们安排了两天的行前培训,使干部下去前在理论知识和调研方法上准备得更加充分。三是在人员选派上强调“两个优先”。即优先安排近两年未参加过下基层实践锻炼活动的同志参加活动,优先选派青年同志参加调查活动。四是强调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调查结束后,各调查组要提交1篇专题调研报告,并提出1~2个基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将调研报告汇总后提交各司局各单位参考,各组提出的问题和难题由办公厅统筹作为政务督办事项交有关司局研究办理。五是对工作作风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调查组在调研期间,严格遵守部党组出台的有关规定,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简化接待,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务实效上,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农业部干部的好形象、好作风。
记者:刚才您提到,调查活动对调查组成员在基层调研期间的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曾一春:这次“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是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8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六条禁令后,农业部第一次大规模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特别对干部下基层后的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生活方面,要求调查组不得接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宴请,在宾馆时吃自助餐或工作餐,工作餐要严格执行标准;到乡村调研,可以在老乡家吃饭,但一定要付饭钱;在基层不得超标准住房,尽可能住在乡、村,住宿费要自付。在出行方面,要求轻装简行,交通工具主要使用农业科技直通车,调查组全体成员集体乘车;地方除参与调研和联络工作以外,原则上不安排陪同人员,不安排随行车辆。此外,调查组不得到名胜古迹等风景区参观,不得参加地方安排的营业性娱乐活动,不得接受地方有关部门赠送的礼品。我们也请广大农民朋友对调查组在基层的作风表现进行监督。
记者:人事劳动司是这项活动的具体组织部门,您认为,从组织层面上,如何确保今年的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曾一春:这么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组织领导,部里成立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领导小组。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担任组长,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毕美家和我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宣传信息两个工作小组,具体承担有关工作。部党组还要求各司局各单位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解决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关心下去同志的实际困难,解除调查组的后顾之忧,保证调查组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成果方面,这次“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突出强调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活动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报,二是调研报告,三是办实事。对于简报,我们要求少而精,求质量不求数量。要避免老调重弹,讲求“短、实、新”,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鲜明。对于调研报告,我们要求对工作要有指导作用,避免浅尝辄止,做到语当其时、策当其用,有助于领导决策和推动业务工作。对于办实事,我们要求调查组要真心实意,避免坐而论道、光说不练,要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帮助基层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于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带回部里,交由有关司局研究办理,督促工作落实,推动问题解决。
记者:在干部下基层方面农业部还有哪些考虑?
曾一春: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下基层活动,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印发了《农业部党组关于坚持干部深入基层和加强实践锻炼的意见》。通过深入开展集中调研活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干部基层挂职等多种方式,初步构建了多渠道、分层次、全覆盖的干部基层锻炼新格局。2013年,我们要集中开展好四项活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和加大干部基层挂职力度。我们将在9月初开展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从部系统选派50名优秀青年干部,到10个整县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所属村,深入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并开展支农劳动锻炼,帮助青年干部较好地融入农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是2011年建立的,已经运行了两年,效果很好。今年,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这项制度,努力把活动成果运用好,着力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在干部基层挂职方面,今年是集中轮换年,包括援藏、援青、扶贫联络、革命老区以及部长联系点等在内,全年将再选派45名左右的干部到基层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