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子档案
姓名:李强
学校:重庆市合川区太和中学
高考成绩:557分(理科)
籍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小河村1组32号
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地打工,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去世了。
大学愿望:想读南京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或东北石油大学。
李强是合川区太和中学高三(2)班成绩最好的同学之一。在同学们的眼里,李强是一名勤奋刻苦的学生。靠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在高考中,李强取得了557分的好成绩。他想填报农业类大学。李强说,他对农业很兴趣,“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叔叔和乡亲们”。
“没有平时考得好”
李强是合川区太和中学高三(2)班的学生。太和镇位于合川西北部,与潼南、铜梁接壤,是合川区内最大的城镇,素有“小合川”之称。
李强家住太和镇小河村1组32号,镇上有一条盘山公路直通村里。高中三年,李强就是沿着这条盘山公路来往于学校和家之间。
李强说,他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亲李大安在浙江温州工地上打零工,每月最多有3000元的收入。
李强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2005年阴历2月14日,母亲趁家人不注意,自己偷跑了出去,结果淹死在村里的小河里。突然降临的噩耗并没有打垮李强,他把劲都用在了学习上。
李强的班主任老师杨涛告诉我们,李强平时的成绩在600分左右,“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好,尤其是理综,这次只考了220分,比平时少考了50多分。”
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李强自己却很满意,“我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了”。
“赚到了第一份工资”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李强查完成绩,又去镇上打工了。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半个月后,可以得到600元的报酬。“这是我赚到的第一份钱,我很珍惜!”
李强说,他平时的生活费大部分来自于叔叔李大云的资助,少部分则来自打工的父亲。
说起自己的父亲,李强皱着眉头,沉默不语。李强说,如果不是父亲影响了他的情绪,他可能会考出更好的成绩。“爸爸的工资,连他自己都不够用。”李强说,他很少找父亲要生活费。”
“学农业帮助乡亲们”
这几天,李强又为自己的学费担心起来。李强说,仅靠父亲打工的那点工资,远远不能负担他的大学费用,“不知道叔叔能帮我多大忙”。“平常,也是叔叔一家照顾我。”李强说,叔叔长期在家务农,种一些玉米、稻谷之类常见的农作物。每年6、7月份的农忙时节,李强都会帮叔叔收玉米。久而久之,他对农业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强说,除了最喜欢的数学外,他还喜欢化学。他说,大学志愿他想填报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它们都跟农业或工业有关”。李强说,他很喜欢动脑筋,最大的兴趣是农业,他希望以后学成归来后,能用所学帮助叔叔和乡亲们。
想到这些,李强的目光望向了窗外,外面是一片田地,田里的玉米已长到了一人多高。想着未来,李强脸上露出了笑容。 重庆晨报记者 廖怡飞 图/重庆晨报记者 苑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