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株洲晚报 见习记者 谢娇 实习生 刘霞)前日,市民仇先生反映,他陷入了一个骗局:我是一个小包工头,在河西一个工地上承包了一部分工程,负责做围墙。前段时间,我上面的包工头要我找些师傅,说有2万-3万平方米的面积要贴瓷砖,是个大工程。我连忙把15个农民工从青海西宁找来,可人一到,对方说根本没事可做。这事弄得我两头都不讨好。
坐2天2夜火车赶到株洲
仇先生说,为了确保能承包这个工程,他和包工头唐某签订了工程劳务合同。从该合同上来看,仇先生交给对方5000元信誉押金,承诺能找到工人,并且如期完成工程,2个月后退回5000元信誉押金。
签完合同后,仇先生才开始招人,15名农民工都是娄底新化人,原来跟他一起做事的熟人。“他们原本在青海西宁做得好好的,因为信任我才大老远赶来株洲,如果当初唐某说没有这个大工程,我当初也不会叫他们。”
农民工李师傅说,因为株洲这边离老家近,老板又说这边有个大工程,所以他们心动了,坐了2天2夜的火车,400多元的车票钱都是自己出的,“我们来了五天,什么事都没有安排做。现在,青海回不去了,连回老家的钱都没有了”。
“我没说过这话,和我没任何关系”
记者与这15名农民工一起找到包工头唐某。唐某说,他也被上头包工头给骗了,因为他上头老板原承诺说有个大工程,临了又说只几千平方,工程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
唐某所说的“上头老板”叫宋某。两者在7月19日签订了一份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合同显示,甲方系广州宝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签字人为宋某,但无企业公章。
宋某解释称,他根本没说过工地上有2万-3万平方米的瓷砖工程这话,实际施工面积只有1000多平方米,“他们施工太慢了,说要加人进来,我也就没反对”。
而对于仇先生和唐某签订了劳务合同,他表示这和他无任何关系。
□律师说法
本报法律顾问聂炜认为,对于这样的工程转包,转包双方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法律才能认定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合法的,在这个案例中,由于转包一方是个人,很明显没有相应资质,法律也无法认定这三方签订的两份合同是合法的。两份合同法律无法认同,由于转包造成的纠纷和损失,只能自己承受。
具体如何维权,聂律师建议当事人向劳动部门反映。
市劳动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仇先生是与个人签订的工程转包合同,从法律上来看是无效合同,因此他们也无法直接介入,除非仇先生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是宋某直接叫他喊人过来,因无事可导致农民工的损失,劳动部门才能介入,让宋某承担相关的赔偿损失。
昨日下午,记者获悉,这15名农民工已经回家。
字体:大 中 小
稿源: 株洲晚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