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关注农民 > 新疆“沙产业”助农民开启致富之旅 返回首页

新疆“沙产业”助农民开启致富之旅

时间:2014-11-05 10:14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lidon收藏

  黑圣果、黑土豆、黑番茄、祁连冰提……没人能想到,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在沙漠里长出的。

  北纬38度地带丰富的光热资源,沙漠干燥、祁连山区冷凉的气候资源和珍贵的雪水资源……在柴在军看来,这正是新疆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留住阳光,留住雨露,让不毛之地变沃土,生产出“地不分东西南北,食不分春夏秋冬”的阳光农业。

  目前沙产业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等省区发展势头良好。沙生植物沙棘、甘草、沙柳、柠条、肉苁蓉、锁阳、苦豆籽、枸杞、麻黄、山杏的产业链正在延伸和完善,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兴起,一批试验示范基地正在崛起,一批名牌产品正在市场竞争中成熟。

  万亩黄沙变“黄金”

  玛纳斯县六户地镇,3000亩的沙产业示范园的建立引发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沙漠种植产业的热潮,新栽植的红柳,随风摇曳的甘草,成了沙漠里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这座沙产业示范园的建立,还要从去年说起。去年秋天,六户地镇组织了10多名村民到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考察沙漠种植产业。

  通过考察,村民们发现这些地区的气候、温度、地质条件与镇里相当,但收入都不错,与镇里的领导一合计,沙产业示范园就此建了起来。

  今年年初,作为10多位考察成员之一的窦永福一口气投资了30多万元,在沙包里种植了400多亩梭梭接种大芸,同时铺设了高压滴灌设施。大芸的种植一般要两三年后才能见到“收成”,而眼光长远的窦永福正是看中了种植大芸的长期效益。“一年收获两季,一年只需浇一次水,不需要任何的田间管理,既省心又赚钱!”他笑着说。

  目前,六户地镇的沙漠种植产业已经全面铺开,已成功建成大芸接种示范园3个,面积达到1200亩;甘草示范园1个,面积200亩,通过沙产业示范园带动全镇沙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有沙漠环境的疆内县市都开始开辟沙漠特色经济植物种植这块阵地,天山南北大大小小的沙漠,成了当地农牧民的一个个“聚宝盆”,仅在今年,我区就新增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面积11万亩。

  目前,新疆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大芸、酿酒葡萄、沙棘、枸杞、沙漠玫瑰、甘草、黑加仑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已达142万亩。

  从2009年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当地技术人员开始摸索在梭梭根部接种大芸。眼下,且末县在治沙林中成功套种大芸、红枣、打瓜等经济作物,试种沙柳、沙棘等10多种沙生植物。

  沙生植物的成功套种,使民营企业参与治沙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目前已有7家民营企业正式进驻沙漠,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两亿元,且末县在沙漠边缘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截至2014年8月,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试种了红枣、枸杞、甘草、沙棘、沙漠玫瑰等经济作物5200亩,人工接种梭梭大芸总面积达到两万亩。

  新疆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4万平方公里,广大沙漠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及独特多样的物种资源。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了饲料、药品、保健品、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

  此外,沙产业链的触角还延伸到了沙物质建材等新兴产业。2011年,和田县引进的内地两家大型建材企业,生产以沙为原料的轻质砖、空心砖、保温等新型墙体材料及配套附属设施,目前年产沙砖40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7340万元。目前全区沙产业深加工企业93家,年加工能力118万吨,年总产值36.5亿元。

  “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民增收。”孙玉贤说,这是摆在新疆地区沙产业综合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课题。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