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年轻人热捧的11月11日“光棍节”的即将到来和2014年“中国11大光棍”、“中国11大光棍高校”、“中国11大光棍景区”、“中国11大光棍城市”等排行榜相继揭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后,《光棍赋》作者、“光棍节形象大使”张一一4日又代表光棍协会揭晓了“中国11大光棍职业”榜单:作家、民工、歌手、快递员、主持人、销售员、律师、厨师、新闻编辑、记者、运动员、空姐,看上去“很体面”的职业纷纷上榜,引发网友热议。
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在城里买不起房子讨不到老婆,还有一些农民工在农村老家虽有老婆但是长期两地分居,只有到每年春节时才能牛郎织女般“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生存状况与“光棍”无异,位居“中国11大光棍榜”次席实至名归。
北京这么大,找个媳妇却很难
“唉,又吹了。这婚啥时能结?唉!”叹了一口气,李崇生不情愿地走出幸福婚姻介绍所。他今年已经40了,最大的心愿是娶个媳妇回家见老父母。
无奈之下,李崇生拨了同乡李崇武的电话,“我相亲又吹了。你之前说那个二十出头的工友有很多女性朋友,他给你介绍时也帮我看看,让他也帮我介绍一个。”
“就40了,再不结婚家里老人都等不了了。这次真的得靠你了。”丢下一句话,李崇生闷闷地抽起烟。平时他舍不得抽中南海,听说女人看男人就看手表、领带和烟,买不起名牌手表和领带,他特地买了一条中南海,带着去相亲。
李崇生从湖南老家来东莞打工已经8年了。年轻时还谈过几次对象,但是不是因为年轻气盛,性格不合分了,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女方要求越来越多,满足不了对方的李崇生慢慢成了“光棍”。
“当年也曾风光过,样子还可以的,哪想到现在没人要。”李崇生吐出烟圈说,“现在的女人也太现实了,农民工怎么了?那个介绍所也真是的,把我相片美化得不像我,要我买新衣服,还要我暂时假扮有钱人!扮有钱?这是一见面就穿帮的事。况且有钱的话还要征婚啊?人家自然来。”
原来,这已经是李崇生第三次到婚姻介绍所征婚。第一次是30出头的姑娘,两人有眼缘,但女方家里拼命反对而吹了;第二次是农村来的妹子,看到真人与相片的差距道歉走了;第三次的女方是寡妇,带着两个孩子,知道李崇生还是鞋厂里的农民工,又没多少存款,丢下一句“你养不起我的孩子”就走了。
李崇生感到无奈,若不是家里三头两天打电话来催,说***亲可能活不久,要他尽快带了媳妇回家,他还真的不想在折腾自己。“虽然自己也觉得孤单,但现在的人太现实,没房子没钱,也没什么情趣,身份低微,谁家姑娘肯嫁我啊?”
都市角落中,不可忽视的情感诉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全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36岁。这个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进城大军”,他们城市底层辛苦奔波的同时,还要忍受异乡的孤楚和情感的压抑。
“谈到都市婚恋话题,我们往往只关注都市中的白领,却忽视了同样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谈到进城的农民工,我们往往关注他们欠薪问题,关注还在家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而农民工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又被忽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农民工群体的情感问题如果持续被边缘化或者处理不好,会在城市和农村中衍生出诸如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夫妻分居造成的离婚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等等“问题链”。
自2010年开始,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联合进行的“农民工幸福感”相关调查也显示,在农民工认为可以增加自己幸福感的前四位主要因素中,“家庭”和“情感”已经超过“事业”和“收入”,成为决定农民工幸福感的前两位因素。
对于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的情感诉求,周孝正表示,用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休闲娱乐、休假探亲的时间和条件,工会、团组织、妇女组织要多组织农民工群体的相亲交友的活动,在他们遇到情感问题时,及时给予心理辅导。但是周孝正同时强调,这些的前提是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如果连拖欠工资,超额加班都没解决,很难谈及精神文化保障。”
周孝正称,解决农民工婚恋尴尬的根本,还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文化,让他们在城市中获得情感满足,根本上要解决的就是取消他们融入城市的制度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