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余名大学生村官代表日前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畅谈如何当好村民贴心人、做好科技推广员。
本届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民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此次论坛发布了《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从2008年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全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大学生村官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他们在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和隐性流失现象抬头成为主要问题。
河北:严查农村“两委”职务犯罪
据新华社电 “在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窝案串案占大多数。一起案件垮掉一个班子、牵出一串人员是常有的事。这也是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缺乏诚信的原因所在。”河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郑广宇对记者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河北开展了查处涉农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自2009年至2011年,河北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共查处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861件3074人,占同期立案总数的59%和63%。
其中,2009年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共查处农村“两委”基层组织人员犯罪2028人,占同期涉农案件总人数的66%,其中村支书596人,村主任371人,其他“两委”工作人员1061人。
“农村‘两委’干部的职务犯罪,直接影响到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近年来,一些村干部严重违反国家政策,村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政策不落实,导致农民不满意,举报、上访增多,影响了基层党政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郑广宇说。
为夯实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河北全省反贪部门在重点查办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犯罪大案要案的同时,严查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犯罪,努力营造廉洁的农村政务环境。检察机关对基层乡镇站所和村“两委”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发现一件、查处一件,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分流、及时初查、及时立案、及时提起公诉,对典型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曝光,强化警示教育作用,有效化解干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