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再囤着卖不出去,就要烂窖了,现在这天越来越热,多存一天,就会多一块损失。你说这可怎么办呢?”5月13日,在有“地瓜专业村”之称的平阴县安城镇冷饭村,村民们看着地窖里堆积如山的地瓜犯起了愁。安城镇是种地瓜的大镇,所辖44个村中有一半多种地瓜。冷饭村是安城镇鲜食地瓜的主要产地,全村130户村民,收入基本靠种地瓜,全村90%的地种的也都是地瓜。地瓜窖达300多个,每个地瓜窖能储存1万斤左右,收获后,冷饭村的地瓜贮藏量能达300多万斤。地瓜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被村民视为“金娃娃”,这里更是曾经以“五彩地瓜”闻名。每年从10月份新地瓜刚收获时开始,购买地瓜的客户便接踵而至。
正在大田里给地瓜苗浇水的村民介绍,去年秋当地的鲜食地瓜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4500斤以上,好地甚至达到每亩6000斤,特别是“地瓜专业村”冷饭村,由于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更适于地瓜生长,更是大获丰收。村民们也像往年一样,依然把地瓜贮存起来等着卖个高价。但让村民始料未及的是,今年春季的地瓜价格与往年相比大相径庭,去年批发每斤一块六抢着要,今年五毛五难寻市场,前来收购的客商远非往昔,一路下滑的价格和相对冷清的市场现在让他们伤透了心。
村民老尹种地瓜好多年了,年前卖了些,目前,他家地窖里还存着2万斤左右,“我的地瓜80%以上是好的,坏了的也就1000多斤。”他说去年地瓜大丰收,总产量高,到今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价格还在不断上涨,能达到1斤1.4元左右。“当时想着再等等,卖个好价,没想到此后价格一路下滑,现在到了四五毛钱。”他很后悔当时没能及时出手,眼瞅着价格一路狂跌却又束手无策。而村里像他这样的农户还有不少,“保守估计全村约有10万斤窖存地瓜待售。全镇存量就更多了。”
村民老史是当地知名的地瓜种植和经销大户,去年种了15亩地瓜,有8个地窖,“去年收7万多斤地瓜,目前只卖出4万多斤,还有3万多斤存在窖里。没想到价格会跌得这么狠,得赶快想法出手,要不然损失就大了。”
老史说,一般地瓜出售有三个时段,一是秋收后,二是“二月二龙抬头”,三是“五一”前后,正常年份‘五一’开窖后基本上一周就能卖光。“冷饭村的地瓜就是俗称的‘济南黄’,周边城市的烤地瓜很多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去年这时节价格很好,也好卖,村民们赚了不少。”可哪想到今年地瓜行情却如此不好,“二月二”之后价格的龙头不仅没能抬起来,反而一路跌下去。
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保守估计能产4000斤,除去化肥、农药220元和3000棵苗的成本240元,现在每斤卖5毛5,一共能赚1740元,这还不包括人工费支出;而去年这时卖到1.68元,一亩地赚6260元。“这还只是保守估计,现在的地瓜大的才能卖到五六毛,小的也就3毛钱,甚至根本没人要,现在就希望能有大户或加工厂来,最好一次都买走。”老史和村民一样,眼看着这么好的地瓜卖不出去,都很着急上火,就盼着赶紧把地窖里的地瓜卖出去,早卖一天就减少一天的损失,“现在新苗下地,地里活多需要人手,天气热了地瓜也不好储存,再卖不出去,别说挣钱,连本都有可能回不来。”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