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89岁的杨德清是太白县王家堎镇和平村人,膝下无子。现在,老俩口二亩地要种,每月能拿到80元养老金,再加上100元低保,每月有360元收入。杨德清的老伴刘年莲说,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土豆,关键是老汉身体差,靠药维持生命。每天盘算养老金快点到账,老两口6年没吃肉了。
据华商报消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民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对农村老人而言,谁也无法预知自己老了会怎样,很多时候只能靠运气。
报道称,89岁的杨德清是太白县王家堎镇和平村人,膝下无子。现在,老俩口二亩地要种,每月能拿到80元养老金,再加上100元低保,每月有360元收入。在一次统计中,杨德清的年龄被少写10岁。这一小,每月少领10元养老金和50元高龄补贴。
杨德清的老伴刘年莲说,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山里人住房、饮水不花钱,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土豆,关键是老汉身体差,靠药维持生命。每天盘算养老金快点到账,老两口6年没吃肉了。
报道称,太白县王家堎镇党委副书记胡博是和平村包村干部,他说,太白县在2007年8月1日起就实行了农民养老金发放,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60元,从2011年4月1日起每月增加到60周岁至69周岁80元、70周岁至79周岁90元、80周岁以上100元。同时,8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还能领到50元高龄补贴。
但报道也称,农民养老问题很复杂,这要看各家情况,条件好的老人生活就能得到保障,困难家庭问题就比较多。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权衡老少两者关系时,天平更倾向于子女。老年人领到的养老金也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开支。各地的养老金发放标准有差异,理论上能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但在实际中,老年人体弱多病,只有住院治疗方可报销,加之一系列额外支出,农民养老仍然离不开“养儿防老”这个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