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生活 > 农民资讯 > 震后十年砥砺行 笑看天汉展新容 返回首页

震后十年砥砺行 笑看天汉展新容

时间:2018-05-15 08:34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收藏

  震后十年砥砺行 笑看天汉展新容

  记者 肖力伟 胡明宝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8.0级强烈地震, 突然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了全国,也让距离核心震区仅400余公里的陕西汉中遭受重创。全市11个县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246.68万,因灾遇难48人,受伤1601人,倒塌房屋42112间,严重损坏房屋144186间,经济损失达108.36亿元。特别是紧临的勉县、略阳县、宁强县更是受灾严重。十年后,记者来到这几个昔日重灾县,映入眼帘的却是: 一栋栋高楼傲然挺立在废墟之上,一间间淡雅素洁的重建新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片片色彩斑斓的绿地公园中鸟语花香,一个个机器轰鸣的现代化产业园里孕育着发展希望…

宁强万亩千山茶场荣旅结合

  勉县:安居并乐业

  5.12汶川地震波及了汉中市勉县,勉县的温泉镇中心小学围墙多处倒塌、倾斜,3500平方米教学用房成为危房。记者来到这绿树成荫的校园,但见:一栋栋精美结实的欧式风格教学楼拔地而起,一个个设计新颖的防灾救灾知识展板美观醒目。舞蹈厅、美术室、电脑间等一应俱全。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勉县深谙其理:希望在未来,希望在下一代 。

  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勉县7人死亡,157人受伤,受灾人口37.3万人,房屋倒塌7817间,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经过十年努力,勉县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建立救灾应急体系和信息平台、救灾物资储备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公安、国土、交通、水利、气象等职能部门联动,构成了防灾的合力。

  在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好几间房子里聚集了不少在劳作的妇女,她们有的在整理鞋样,有的在做钮扣。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在给广东、福建等地的厂商手工做鞋,以计件获取收入,上班时间不受限制,一天平均能挣上七、八十块钱,还不影响做家务。像这样的社区工厂在勉县还有很多,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安居乐业。从2008年到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从41.91亿元增长到129.27亿元,增208.1%;财政总收入从4.14亿元增长到8亿元,增长93.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9912元、2989元增长到27828元和9707元,增长180.8%和224.8%。如今,勉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政务公开示范县、生态示范县、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等荣誉。

  略阳:重建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虽然让略阳县这样一个地处秦岭南麓的国家深度贫困县雪上加霜,现如今,这里却建成农村重灾户住房9748户、集中安置点39个4685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5539户,整村搬迁边远高寒村4个,全县83.5%的农民用上自来水,98%的村完成农电改造,镇镇通油路、98%的村通水泥路,为群众的居住安全、便捷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道路的畅通,让深山里的樱桃、桑子等山货及时运出山,换回白花花的钞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大长。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的上坪村老支书蹇军喜滋滋告诉记者,前些日子,仅十天时间就卖出好几万的樱桃,都是经销商把车开进来装的货。

  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的上坪村,是全县受灾最重的区域之一,35户农户中,有17户房屋倒塌、6户房屋成为重度危房、8户房屋受损。上坪人不会忘记:震后第八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上坪受灾群众的帐篷前,嘘寒问暖,几多叮咛。现如今,31座白墙红瓦、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葱笼中,林田交错,春华秋实,幸福的光辉洒满整个村庄。

略县徐家坪上坪村震后农民新居

  据统计,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5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5亿元、财政总收入3.6亿元、分别是2008年的2.42倍、7倍和2.88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545元和9485元,较2008年净增17567元和6935元。

  宁强:对口援建焕然新

  十年前的宁强县的街头,到处是睡在空旷广场的灾民,随处可见的应急帐篷,临时搭建的学生宿舍…十年后再到这里,看到的却是是人流如织的整洁街道,焕然一新的学校教室,设计新颖的居民小区,好一座透着现代气息的宜居新城。

  走进宁强县中心敬老院,近300个特困人员用困难家庭老人正高高兴兴分批到食堂就餐。院长张明龙告诉记者,这家敬老院属地震灾后天津援建的重建项目,总投资2700多万元。这些老人中279名是全免费的,90%来自乡村。在这里,老人们享受着生活、医疗等多方关照,娱乐设施齐全。还建有养殖区、菜园子,喜欢劳作的人从中找到各自的乐处。

图为宁强中心敬老院老人们高兴用餐

  近年来,对口援建的天津市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各行各业全方位、点对点支援帮扶。陆续建成宁强县天津医院、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县城中心敬老院、燕子砭镇东丽村等项目。十年间,全县新建灾后安置点113个,让2.3万户城乡居民住上了新房;重建学校66所,全面实施了13年免费教育,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医疗机构建筑面积由2008年的4.2万平方米增加到10.5万平方米,新建了268个村卫生室,城乡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县、镇、村医疗一体化初步形成。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