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知农技 > 农技推广 > 武鸣县: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返回首页

武鸣县: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时间:2015-11-11 09:15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作者:收藏

  “前天刚卖5000斤蘑菇和500斤蚯蚓,入账2万多元,另外还接到一个蔬菜种植专业大户购买残渣的订单。”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小皇后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老板潘永安高兴地说。武鸣县通过示范带动,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科学处理综合利用和立体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帮助农民拓宽“钱途”,取得良好成效。

  武鸣县农业部门引导农业生产者综合利用秸秆,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该县城厢镇小皇后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13亩,建成15个蘑菇大棚,充分利用木糠、甘蔗渣、玉米芯、木薯杆、桑枝等培育优质凤尾菇、秀珍菇等食用菌,年生产40多万菌棒。这些蘑菇除批发给本地、南宁五里亭农贸市场外,还订单销售给南宁五家大酒店。该食用菌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城厢镇大梁村、东盟经济园区35户农民种菇致富。

  为使数量可观的菇渣物尽其用,县农业部门多方收集信息,到北海、钦州等地考察,共同探索发展“秸秆—蘑菇—菇渣—蚯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今年7月份,该基地引进“太平2号”蚯蚓种进行养殖,经过3个月的繁殖,扩大到8亩规模。据了解,该蚯蚓品种繁殖强,好管理,产量高,一般前期投入3万多元,年亩产可达5000公斤,产值达20多万元。

  养殖蚯蚓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改善土壤板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500元/吨的价格卖给水果、蔬菜专业大户。鉴于此,该县农业部门将小皇后食用菌生产基地树为标杆性示范点,组织广大农户前往参观学习,不少农户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产生兴趣,陆续投资发展蚯蚓养殖。目前武鸣县蚯蚓养殖已分布到城厢、锣圩等镇,养殖面积近100亩,并呈不断扩张态势。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