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巴润设施农业园区育苗中心的设施农业展厅外,伫立着该市建起第一座“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束当地冬季不能生产蔬菜时代的原哲里木畜牧学院教授季庆瑞的全身塑像。
园区负责人李宝成说:“刚开始建设的时候,一个大棚2万多元,老百姓舍不得花钱也不认可,我们只能采取党员包联带头的模式进行推广,慢慢地见到了效益,老百姓才跟着我们走,一直发展到今天。”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为当地市民提供优质蔬菜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机遇。
这里的育苗车间完全是工厂化的,一年可以育苗2-3茬,上一批育好的青椒、西红柿等菜苗刚刚送到各个大棚。“像尖椒这个品种,需要育苗70-80天,长出4-5个叶子才可以拿去各个大棚进行种植,我们愿意守在这里,将季教授的心血传承下去,为这里的市民提供安全、质优的蔬菜和瓜果。”工作人员刘传义正在教授育苗人员正确的施肥、育种方法。
巴润设施农业园区2007年开始建设,规划面积1800亩,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生产设施包括“43”型温室大棚360座、春秋棚300座,单户水井360眼,育苗中心一处。2016年,该园区年产值达到1600多万元,园区420户农户,每户年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陈永超吴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