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昨天,在津洽会上,主题为“推进农商对接,实现共赢发展”的“2013年天津市农商对接洽谈会”在梅江会展中心召开。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多数合作社相继配备了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备,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在津洽会上,主题为“推进农商对接,实现共赢发展”的“2013年天津市农商对接洽谈会”在梅江会展中心召开。此次洽谈会由市商务委、市农委、市教委、市供销社共同主办,意在通过政府搭建农商对接平台,积极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餐饮企业、超市、大专院校等重点用户开展产需衔接,实现互利共赢。
增加信息沟通 实现多重“对接”
作为津洽会的会中会,在这次农商对接洽谈会上提出了今年本市将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供直销为补充,加强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做大做强对接主体,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全面推进农商对接工作。一是推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型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完善超市生鲜销售网络和蔬菜零售直销网络。二是继续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企业,进一步支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签订蔬菜供销合同,与大专院校、大型公司等重点单位建立长期蔬菜供应关系。三是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专题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扩大对接的品种和规模。四是建立健全农商协作机制,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发布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五是加快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标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
现场洽谈“对接” 达成合作意向
昨天在会上,本市沃尔玛、家乐福、华润等30家大型连锁超市,狗不理、百饺园、集贤餐饮集团、锦绣江南、宝轩集团、全聚德等20家大型餐饮企业,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17家大专院校,与傲绿、黑马、水清源、曙光沙窝萝卜、邑农农副产品、滨泰农民合作社等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农超、农餐、农校对接洽谈,通过现场产品展示、发放宣传资料、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洽谈等方式,共展示包括无公害蔬菜、有机粮食、牛羊肉、食用菌等在内的40余种特色农副产品,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现场达成意向额近千万元。
“对接”进展迅速 四个方面提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本市农商对接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是农商对接载体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新建农产品配送中心20个,发展连锁便利超市蔬菜专柜330个,累计扩大超市生鲜商品经营面积近2万平方米。通过农超对接,生鲜蔬果实现销售2.5亿元,直采量4.5万吨,直采率达到85%。二是农商对接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华润、沃尔玛等超市分别与东丽区华明镇、宝坻区、蓟县等农民合作社组织建立蔬菜直采基地16个。清水源、黑马等龙头企业在中心城区开办连锁化社区菜店70家,菜店直接从基地进菜,减少了中间环节,菜价比周边菜市场平均低10%。
三是产销对接渠道进一步畅通。各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农超对接洽谈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农商对接会”、“农餐对接会”、“农校对接会”等20余场农商对接活动,实现了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与140余家合作组织的产销衔接,累计签订供销协议148项,合同金额24亿元。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多数合作社相继配备了农药残留检验检测设备,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