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全球能源互联网》研讨会暨英文版首发式在美国纽约举行。国家电网方面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拉动、产业升级作用显著。有关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用户端电力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预计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至少应在人民币5万亿元以上。
全球能源互联网商机超百万亿美元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实施‘两个替代’——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是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化石能源困局的治本之策。”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拉动、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电改热的“冷思考”
2015年3-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了系列与新电改相关政策,这些无疑都是在为售电侧的放开、新成立售电公司业务的展开铺设道路。但是仍有用户直购电的市场准入、售电公司的责任权力、交易中心的具体职责及其监管问题、分布式发电市场准入与责任权利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主任。
创新开启质量监督行动 遏制电网设备行业乱象
“2015年上半年,配变产品抽检合格率仅为79.9%,远低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0%的平均水平......”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巡视员郑卫华司长9月15日在电网设备材料质量监督行动启动仪式上的的话语,令与会者深思,79.9%合格率,不仅折射出国家电网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的隐忧,也为电网设备行业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
解读:电改怎样抓住国企改革重要机遇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进程中,作为国企大潮中的生力军,电力行业如何推进?怎样才能抓住机遇,独占鳌头?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储能引领能源革命 中国将成全球储能建设主战场
当前,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和气候变化的日益恶化,有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而储能技术发展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的必要条件,它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使间歇性、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有效利用。为此,201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储能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