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吴鸿艳:推动裸腹鲟大面积养殖 返回首页

吴鸿艳:推动裸腹鲟大面积养殖

时间:2012-06-25 15:02来源: 作者:收藏

吴鸿艳:推动裸腹鲟大面积养殖

图为吴鸿艳抱着刚捕捞上来的裸腹鲟开心地笑了

  有着渔猎传统的锡伯族,其鱼品菜亦有特色,其中以“鱼炖子”最为出名。如今,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吴鸿艳担任理事长的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正在人工大面积养殖裸腹鲟,美味的裸腹鲟为锡伯族传统美食“扬香”立下了功劳。

  6月8日,在该县青杉湿地公园内,吴鸿艳告诉记者:“人工养殖裸腹鲟每公斤成本在100元左右,去年我们销售了700公斤,均价都在300元左右。如果合作社年产30吨裸腹鲟,每公斤价格能达到260元。这100亩水塘几年内能产出30吨裸腹鲟,到时就可以推出‘速冻环切裸腹鲟成块状袋包装’新产品项目,实现大面积养殖、大规模上市,也就能使裸腹鲟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吴鸿艳是锡伯族,1977年生于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乡孙扎齐牛录村,她的父亲经营着村里的数千亩次生林。

  1999年,吴鸿艳的父亲看到人们经常拿着锅来次生林野炊,就将林地注册为青杉湿地公园。2000年公园正式营业,主打锡伯族传统鱼品菜、大饼及花花菜。

  开业那年是吴鸿艳生平第一次看见渔民捕获的野生裸腹鲟。“它体长2.3米,漂亮得让我吃惊。虽然外形酷似大海中的鲨鱼,性情却并不凶猛。”吴鸿艳说。

  裸腹鲟又叫“青黄鱼”、“鲟鳇鱼”,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1933—1934年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后进入伊犁河水系。裸腹鲟体侧骨板多于58枚,12—14年性成熟,5—6月产卵,每两年产卵一次。幼鱼以昆虫为食,其肉和卵均为食中珍品。

  吴鸿艳说:“以前,锡伯族以男人捕鱼、妇女做鱼而出名,裸腹鲟是伊犁河中最名贵的鱼,一条裸腹鲟可以做七八种菜,都是美味佳品。”

  “开业头两年,野生裸腹鲟还比较多,个也重。越往后数量减少,重量也越来越轻。2004年,伊犁河开始实施禁渔,我们的鱼宴不得不改为草鱼、鲤鱼等品种。”由此,吴鸿艳萌发了人工养殖裸腹鲟的念头。2006年,她从大连以每尾15元的价格引进了500尾鱼苗投入青杉湿地公园附近的鱼塘内,开始了试探性养殖。

  按照鱼苗提供商的要求,吴鸿艳引伊犁河水进行活水养殖。活水鱼塘水温较低,水肥也不及传统鱼塘高,裸腹鲟生长缓慢,每年生长800至1000克,至少3年才能见到效益。

  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吴鸿艳在同一鱼塘内的中层和上层养殖了草鱼和鲢鱼。秋天的时候,草鱼和鲢鱼就能见到效益。

  吴鸿艳最担心的莫过于裸腹鲟越冬。她说要将1.2—1.5米深的鱼塘灌至2米深,为结冰预留出五六十厘米的空间,易于冬捕草鱼和鲢鱼,也不影响裸腹鲟的生长。

  第二年,20%的裸腹鲟成活了,这给吴鸿艳带来了人工养殖裸腹鲟的一线希望。同年初,吴鸿艳申请到了扶贫资金48万元,在青杉湿地公园的沼泽地和芦苇滩上改建了5个饲养裸腹鲟的鱼塘。每亩鱼塘投放1000尾鱼苗,其中40%为裸腹鲟,60%为草鱼和鲢鱼。

  2008年,吴鸿艳的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成立了,入社的社员达38户,养殖了7000尾裸腹鲟鱼苗。鱼苗提供商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州渔政管理站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了养殖技术培训。

  2009至2010年两年,吴鸿艳共投放了11000尾裸腹鲟,但2009年成活率只有40%,经济损失较重。裸腹鲟属于底层洄游鱼,食微生物,中层可套养草鱼,最上层套养鲢鱼。1吨鱼苗按5公斤盐水的比例消毒鱼塘是预防裸腹鲟疾病的技术关键。

  2011年,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拿到扩建鱼塘和建饲料加工房的项目扶持资金74万元,实现了饲料自配自给,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吴鸿艳还在鱼塘安装了打虫灯,一夜有10公斤虫子落入水中,成为裸腹鲟的美餐。

  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社员关光清也养了4000—5000尾裸腹鲟,他说:“以前捕到一条野生裸腹鲟就能成万元户,它的经济价值众所周知。虽然养殖的风险较大,但我相信,坚持下来肯定赚钱。”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