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丽水市稻田养鱼模式获推广 返回首页

丽水市稻田养鱼模式获推广

时间:2012-07-30 11:37来源: 作者:收藏

  日前,农业部渔业局、省海洋渔业局组织《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渔业报》等国家级媒体和《农村信息报》等多家省内媒体一起来到我市的景宁和青田,开展对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的集中采访。

  “稻田养鱼”是丽水的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已经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获得养殖田鱼收益的同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我市立足生态健康种稻养鱼技术,在稳定粮食种植和鱼产量的前提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实现提质增效。2010年至2011年连续两年实施的《丽水市山区稻鱼生态种养集成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累计推广稻鱼生态种养技术面积151041亩,稻谷累计总产量69184吨,田鱼累计产量8771吨,实现总产值37655万元,该模式亩效益达1696元,比单种稻790元每亩高出906元,新增总效益达13684.3万元。并在景宁、青田创建了2个山区特色稻鱼生态种养技术模式。

  景宁:

  亩产“千斤粮、百公斤鱼、万元钱”

  近年来,景宁通过“技术推广站+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级一体网络格局,依托合作社建立养殖标准,择优选择水稻品种,在基地内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服务,同一产品质量,统一收购产品,建立必要的仓储设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带动全县农民进行规模养殖,实现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景宁探索的“千斤粮、百公斤鱼、万元钱”的生态种养模式在全市范围开始推广。

  “我们自强合作社现有社员103人,稻田养鱼基地面积1300余亩,带动的农户多达3563户,带动养殖面积6800余亩,去年市渔业主管部门在我们基地开展的稻田养鱼省级试点项目中,平均亩产田鱼136斤,稻谷1318.5斤,亩均产值达10102元,亩收益超过6000元。”景宁自强稻田鲤鱼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园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们的稻田养鱼不仅仅局限在鱼养殖上,通过创新产业发展理念,树立品牌经营思路,我公司还注册了‘三哈’牌稻田鲤鱼干和优质大米商标,申请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加强了产品质量的全程管理和品牌营销工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大米的附加值。仔细想想都知道,我们的产品肯定是无农残的,要是有农药,我们的鱼是不可能存活的。”

  市水产推广站站长姚子亮还总结道:“养得好不如卖得好,卖得好又能养得更好,种得更好,这个便是‘三哈’品牌成功的原因,像今年他们的大米可以卖到每斤10元,田鱼每斤20元。效益相当可观啊。”

  青田:

  特色田鱼文化带动相关经济

  青田县有着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2005年6月11日,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批四个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就包括了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

  在青田,农民是“房前屋后都养鱼,有水就养鱼,田鱼当家禽”,稻鱼共生种养模式成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促进了周边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山乡的中国田鱼村稻田养鱼高产示范园区就是其中极具代表的一个项目。

  方山乡将传统的稻田养鱼与休闲相结合,发展山区休闲渔业,形成特色田鱼文化。发挥山区风景秀美,水资源丰富、优质,空气清新的优势,强调“人、鱼、环境”和谐,以鱼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的田鱼民俗、田鱼艺术、田鱼饮食礼仪,通过观鱼、抓鱼、尝鱼吸引客人。现已建成渔家乐、龙源山庄、聚龙山庄中国渔村休闲中心等,休闲、生态旅游收入从无到有,休闲渔业年收入500万元以上。

  方山乡的养殖大户杨民康告诉记者:“我家里养殖的鱼有20多亩,全家5口人还一起经营农家乐,每天都会有来自丽水、温州、杭州、上海等地的客人到我这里游玩,有时候连外国客人都有咧!一天基本不会低于50人,一年下来,全家收入也有个几十万元。”

  在参观完青田的特色田鱼文化产业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总结说:“‘自然、文化、现代、独特’,青田稻田养鱼的特色很是明显。他们这是利用了自然赐予的良好条件,结合地方传统的农耕文化,再加上现代技术的支持,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田鱼文化。”

  影响:

  山区稻田生态种养被广泛认可

  丽水山区生态稻田养鱼取得的成功不仅仅为我们本地农民带来收益,提高收入,同时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地单位来我市学习取经。单单是今年上半年,台州临海海洋与渔业局、衢州常山县水利局、金华兰溪县水利局等多家单位就已经组织当地的技术人员与合作社、种粮大户来学习我们的山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在学习完我市稻田生态种养新模式后,前来学习的人员表示,他们将会把稻田养鱼技术模式和产业机制引入本地,同时寻找两地在稻田养鱼基地建设、品牌合作的可能。这种跨地区合作模式,将为稻田养鱼有效推广、促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把稻田养鱼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新的思路。

  通过两天时间的参观,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对我市稻田生态养鱼的新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认可,他指出:“山区稻田生态高效产业,前景非常好。之前‘担心粮食减产’的想法是多余的,事实证明丽水的稻田养鱼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渔业的产出而且使得稻米产量也提高不少,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丽水的稻田养鱼模式简便、易操作、高效,适应了新一轮稻田养鱼发展趋势。合作经济组织把山区分散的小块梯田,组织连片为庞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销对接通畅,品牌增效明显。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产业化经营是新一轮稻田养鱼发展的重要条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